明晰方能致远,善思才能前行。为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发现不足之处,进而明确目标方向,提升教学质量,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于9月20日在报告厅召开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会。本次会议基于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的背景,从资源、评价、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学校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01
多元维度,精准剖析
在对原初一、初二期末考试成绩,2024中考反馈以及新生素质测试进行深入剖析后,集团副总校长种宁老师对各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上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指出各年级、各学科均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同时,对各学科的优劣势进行了细致分析,为学科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引。通过多元维度的深入剖析,各年级和各教研组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期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定能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02
洞察全局,明辨现状
资源
在资源方面,我校目前师资、生源年级特质差异大。针对这一现状,学校采取了分层多元的形式,充分利用校内优质教师资源,开设专题讲座和公开课,培养拔尖人才。同时,要利用好跨年级的优势进行互补。教研组在设计校本研修活动时,要密切关注三个年级的教研团队分布的差异性,打破年级的壁垒。
评价
面对省统考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现状,要密切关注新中考导向和难度的变化,落实“研-教-学-评”的一致性。学校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多种题型,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依标命题,同时深入学习省教育厅7月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评价管理的通知》文件。
教学
当下面临新一轮教材的重大调整,教师要尽早适应教材变化,做好三个维度的准备。第一,理解教材更新迭代的必要性,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二,重视新教材教学与教育教研,做好人事上的准备;第三,在理念上建立项目化、跨学科模型,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03
寻找切口,探索破解
深挖优质资源
杭十三中将强化与同质学校的联动。在2023学年,面对新中考的改革,杭十三中与多地多所头部学校进行交流,组织了数次关于命题趋势和题型的深入研讨,并共享了复习资料。在今年的学术节上,学校计划继续邀请这些优秀学校,共同举办新教材和新中考的示范课程,通过发现共性的问题并共同分析和解决,不断优化教学。
坚持数据联动
新教材实施后,本学期将启动名课在线和作业资源建设,以提高平台利用率,服务师生。杭十三中将利用校本研修开展名课在线学课和赛课,推动课程学习和改进。各教研组需积极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为教师创造平台,获取新中考和教材信息,指导教学和命题。同时学校还将继续以数据驱动教学改进,利用数据平台和智学网提供的数据,进行教研诊断和教学改进。
加强“五项管理”
五项管理,具体包括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教师应加强作业管理,包括实施作业公示、作业熔断机制以及分层作业制度。此外,教师需充分把握自修时间,加强面批、个辅力度;强调规范答题,推进“墨香卷韵奖”评比活动;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路虽远,且行且至;事虽难,且为且成。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将借助这次教学质量分析会的宝贵机会,完善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品质。我们将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在教育的广阔海洋中稳步航行,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境界,努力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