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教育局关于开展 第4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校园动态>上级通知
更新时间: 2022年03月04日

西湖区教育局关于开展

第4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

持续深入推进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学

校健康教育,不断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科学护眼和主动保护

视力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开

展第4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

际,现就开展第4个近视防控宣传月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

二、活动时间

2022年3月份。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爱眼护眼教育。各校要根据《学前、小学、中学

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附件1),结合日常卫生健康教育,

持续推广精准、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强化不同学龄段爱

眼护眼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突出眼健康的重要性、近视的严重危

害性和科学防控近视、眼健康防护常识等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健

康教育主阵地作用,切实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

化和中小学日常行理规范,通过健康教育课程、专家讲座、校园

电视和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班团队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

—1—

和形式,引导儿童青少年切实增强爱眼护眼意识,纠正不良用眼

行为,提升视力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用眼护眼行为改进率。

(二)加强近视监测干预。各校要坚持预防为主,结合宣传

教育月活动,全员开展一次视力普查,加强对中小学生近视的监

测、筛查和干预工作,做到对近视的早预防、早发现。学校要严

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

医疗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引导视力异常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尽快在

家长陪护下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矫正。

(三)加强学校日常管理。一是加强对学校(幼儿园)近视

防控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并全面开展视觉环境自查,

如有不达标要及时整改。二是严格落实眼保健操和大课间活动等

制度,每节课间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开展远眺等活动,切实让

课间成为学生眼睛休息放松的时间。三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和

“五项管理”,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加强考试管理,小学一二年级

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

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

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中小学取消一切

形式的集体文化补课等减负规定。四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多途径开展儿

童青少年健康科普工作,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

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儿童少年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四)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管理。科学合理分配使用电子产品

—2—

开展教学时长,幼儿园教学与活动不使用电子产品,中小学线下教

学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总教学时间的30%,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

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严控使用APP布置作业。通过多

种方式指导家长和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宣传中小学生过

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倡导家长有意识主动控

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共同控制“视屏时间”,

远离“电子保姆”,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

用眼卫生习惯。

(五)加强家校协同联动。坚持家校协同,及时反馈视力检测

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开展科学合理指导,引导并督家长切

实履行校外教育监护职责,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有意

识控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监督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

合理安排孩子的要家学习起居时间,保障睡眠时间,带动和帮助孩

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

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

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

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有利于视力

健康的照明设备,确保学校教室照明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工作部署。各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和幼儿视力

保护工作,针对影响视力的得点因素,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办法,

有针对性进行部署本校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3—

(二)丰富教育形式。各校要紧扣活动主题、因地制宜,开

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感强的爱眼护眼科普宣传。总结推

广有益做法,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宣传公益。严禁任务单位和个人借宣传教育月活

动名义搭车开展商业活动;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

相关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和权益。

(四)注重联动协调。各校要主动对接专业医疗机构,加强

教卫联动,积极邀请专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实施科学指导,

合力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宣传月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做好信息报送。一是各校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

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教体艺

厅函〔2021〕26号)(附件2)要求,依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上

报系统,做好春季学生视力监测结果数据上报工作。二是宣传月期

间做好活动宣传报道(至少一篇微信公众号推送或者媒体报道),营

造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氛围。

附件1: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附件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

报送工作的通知

西湖区教育局

2022年3月1日

—4—

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一、学前阶段(0—6周岁)

关键词:呵护引导,快乐成长

幼儿刚出生时是远视眼状态。0—6周岁阶段,孩子视觉系统处

于从“远视眼”向“正视眼”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呵护孩子视力

健康应以让他们快乐成长为目标科学引导。

1.户外活动很重要,沐浴阳光防近视

0—6周岁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和控

制近视。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并带领孩子多参加以玩乐为主的

户外活动或简单的体育运动,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两小时以上。

注意在户外活动中预防晒伤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2.电子视屏要严控,过早使用眼损伤

在幼儿眼睛发育的关键期,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会造成不可逆眼

部损伤。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

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托幼机构尽量避免使用电子屏教

学。

3.远离幼儿小学化,注重体验乐成长

学龄前幼儿不宜读写,避免过早施加学习压力。要主动远离幼

儿园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快乐成长,充分使用各种感官探索和体验。

近距离注视场景下,距离应保持50厘米以上。对于学习钢琴等乐器

—5—

的孩子,琴谱字体要尽量大,保证练习时环境光照亮度,每次连续

练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

4.睡眠确保十小时,膳食营养要多样

幼儿的营养水平和睡眠质量与成年后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应注

意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应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以

上。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5.密切关注眼健康,从小就要来建档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就要主动

进行视力筛查。及时为幼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三岁后每3—6个月

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重视入园眼

健康检查。家长在家可教会孩子通过视力进行视力检测,做到早监

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二、小学阶段(6—12周岁)

关键词:习惯养成,积极预防

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需要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近视防控

应以养成良好习惯为主,要定期密切关注视力与屈光发育情况,预

防近视发生。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注意用眼卫生,把近视防控与素

质教育结合,科学防控近视发生发展。

1.户外活动要保障,体育爱好宜广泛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创造条件让子多

参加户外活动,鼓励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到室外活动。家长应多

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两小时以上。低

—6—

年级小学生应注重锻炼习惯的养成,把体育运动作为兴趣爱好。高

年级小学生可适当增加有氧体育运动。注意在户外活动中预防晒伤

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2.正确姿势不能忘,用眼环境要敞亮

学习时,阅读和书写的环境非常重要。环境的采光照明要科学,

学习场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应通过台灯辅助进

行双光源照明,台灯应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避免眩光。桌椅

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和坐高匹配并及时调整。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

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做到书

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学校和家长

应严格姿势训练,及时纠正错误姿势。教导孩子不要躺在床上或沙

发上看书,不要在摇晃的车厢内看书。

3.视屏时间不要长,课外不要增负担

小学生应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学校应谨慎开展

线上课程学习,尽量不布置线上作业。家长应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

子作业负担,减少校外培训尤其是线上校外培训,切勿忽视孩子兴

趣和视力健康盲目报班。

4.阅读材料要优选,纸质读物不反光

阅读材料的图画和字体不宜过小,选择哑光纸质读物。小学低

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应以大字体图文为主,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材料

字体不宜过小。

5.读写间隔多休息,劳逸结合眼舒适

—7—

小学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

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

钟。休息时应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或远眺。

6.均衡膳食有营养,规律作息更健康

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睡

眠时间10小时。注意营养均衡,强调食物多样性,多吃水果蔬菜,

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7.积极定期查视力,及时干预降风险

小学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检查。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定期开

展视力检查,及时查阅检查结果。学校若发现视力出现异常现象的

学生,应及时提醒家长带孩子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认。

8.近视不可乱投医,正规机构去就诊

学生近视后,不可病急乱投医,不要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

告,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遵从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和矫正。

三、中学阶段(12—18周岁)

关键词:主动参与,科学防控

中学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独立自主意识,近视防控需

要孩子主动参与和多方支持。初中阶段仍应以防为主,加强体育锻

炼,防止近视发生与发展。高中阶段身体发育逐渐接近成年,学业

压力增加,应在学习与生活上实现平衡,坚持防控近视,已经近视

的要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学生要重视防

控并发症。

—8—

1.主动学好眼知识,科学把握眼健康

树立“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

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

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

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劳逸结合很关键,三个“20”多提倡

中学生学业压力递增,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在校

期间,应把握好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活动时间,多远眺或到户外

活动。课余和周末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及时

调解压力。牢记“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

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3.采光照明莫大意,学习环境严把关

阅读书写时环境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

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为保证正

确的读写姿势,要选择高度合适的课桌椅。

4.阅读书写有讲究,连续时间勿过长

中学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

过40分钟。平常阅读时尽量选择字体大小合适的纸质读物,字体不

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

5.电子产品控时长,视屏距离要保持

—9—

自觉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的视屏类

电子产品使用。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

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

6.饮食营养要均衡,充足睡眠需保障

中学生应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

时间。注意营养均衡,强调食物多样性,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

和油炸食品。

7.近视普查应重视,高度近视要防范

应重视学校开展的近视普查,及时查阅检查结果。发现视力异

常或上课发现看黑板不清楚应尽早告知家长,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

检查确认。初中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筛查。高中生近视发生率

明显增加,近视戴镜矫正后应定期复查,尽量每半年复查一次,控

制近视发展,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8.矫正方法要科学,虚假广告莫相信

目前暂未出现证实有效的近视治疗药物或保健产品,一旦近视,

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不可病急乱投医,迷信

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

—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

育局: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

〔2018〕3号)要求的“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

力监测制度”,现就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定期开展学生视力监测是防控儿童青

少年近视的有效手段。各地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学校开展视力监测

的重要意义,稳妥有序组织指导、协调落实本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每学期按规定开展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视力监测工作。

二、防控端口前移。各地教育部门要通过印发通知、召开会议、

实地调研等方式,指导本地学校推进视力监测工作落实。学校和家

长要及时查阅监测结果,学校对视力异常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及时进

行提醒教育,及时告知家长带孩子到眼科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认,

控制近视发生发展,已经近视的学生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做到早监

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三、规范数据报送。各地教育部门要指导本地学校建立信息报

—11—

告制度,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相关信息数据报送

工作,依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上报系统,每年春季和秋季学期分别

报送一次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春季学期单独报送,秋季学期与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一并报送。视力监测结果填报数据主要包括

中小学生左眼裸眼视力、左眼屈光度、右眼裸眼视力、右眼屈光度。

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数据报送工作从2021年秋季学期实行,今后

每学年春季、秋季学期都应分别报送。

四、强化条件保障。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中小学生和幼儿定期

视力监测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对本地学生和幼儿视力情况“底数清、

情况明、信息通”。加强学校和幼儿园校医院、医务室(卫生室、

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配备视力监测检查设备,保障

开展中小学生和幼儿视力监测工作,保证视力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严谨性、科学性。

(联系人及电话: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樊泽民黄象

好010-66096231;技术支持:教育部信息中心靳增超

010-66090906)

教育部办公厅

2021年6月3日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