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赛人员
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
二、项目分组
三、项目定义
(一)创意智造项目(含人工智能专项)
1.活动主题:创意智造美好生活。
2.作品形态界定
创意智造项目:通过电脑编程、硬件搭建、结构设计等方式创作出体现创客文化和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作品,如趣味电子装置、互动多媒体、智能机器等。项目突出创新、创意和动手实践,不鼓励依赖高端器材或堆积器材数量。
创意智造项目(人工智能专项):通过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搭建、设计,初步实现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方案,并完成作品创作。强调利用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定义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探索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如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
3.作品制作
作品器材需自行准备,不限器材品牌,所有开源器材均可使用。学生应独立设计并创作作品,指导教师可给予适当启发和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提交材料:演示视频(需出现每支队伍所有队员,内容包括:作品制作各环节、各自分工及设计制作思路的陈述、作品介绍和演示;视频格式为MP4,不超过5分钟),制作说明文档(包含至少5个步骤的作品制作过程,每个步骤包括至少1张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硬件器材清单、软件源代码、源文件等。全部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
4.作品资格审定
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已正式出版的作品、已参加其他全区性及以上比赛获奖的作品不参加评选。
(二)“超能小球”任务挑战项目
1.比赛规则
比赛规则详见附件3。
2.任务挑战现场赛
9月中旬,参赛选手参加现场任务挑战搭建、演示,并接受现场答辩。
四、作品报送和项目报名
1.创意智造项目(含人工智能专项)作品报送
各校(校区)创意智造项目、创意智造项目(人工智能专项)各项目各组别(组别指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限报2件作品,要求每件作品2名作者,限报1名指导教师。
2.“超能小球”任务挑战项目报名
各校(校区)“超能小球”任务挑战项目各组别(组别指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限报2支队伍,要求每队2名学生,每队限报1名指导教师。
五、比赛方式与奖项设置
创意智造项目(含人工智能专项)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其中初赛以作品评审为主,复赛以现场展示与答辩相结合。创意智造项目(含人工智能专项)作品评审指标见附件2。复赛时间为9月中旬,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超能小球”任务挑战项目,参赛选手参加现场任务挑战搭建、演示,并接受现场答辩。9月中旬开展现场赛,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本次活动按照项目和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若干,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省市相关活动。
有意向参加的同学,请于9月2日前将参赛作品交到自己的信息老师处,学校将进行统一选拔,逾期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