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增加学校师生消防安全、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防范能力,5月17日上午,我校区举行消防疏散演习及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全体初一、初二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8点45分,“火灾”突发,顿时浓烟弥漫,情况紧急,瞬间,急促的警报响起,一场与时间斗争的疏散演习拉开帷幕。各位老师迅速投入各自岗位,各就各位,有的在楼层,有的在交叉道口,有的在楼梯口负责指挥。(图1、2、3)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用衣服或湿巾纸捂住鼻子,低头弯腰,迅速有序地按照疏散路线从各楼梯通道逃出教学楼,撤离到安全地带,排队集合,整个场面秩序井然,没有发生踩踏伤亡事件。随后各班清点人数,上报总指挥。全校初一658名学生,初二585名学生,从全校各个楼层、各个角落到操场集合完毕共用时4分钟以内,充分证明此次疏散演习的安全、高效、有序。(图4、5、6)
社安消防培训中心的吴绍文教官对演练情况做了总结,指出此次消防疏散演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教官对同学们进行了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教育,传授同学们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处理办法。(图7、8、9、10、11)
随后,集团总校长助理杨鑫栋老师进行了演习小结和专题安全教育。杨老师充分肯定了大家安全疏散演习的表现,表明了“所有人员要参加”“全程奔跑”的必要性以及上课期间举行安全疏散演习的合理性,号召大家努力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学习防灾减灾的技能,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图12)
安全疏散演习活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部分,是让大家能够掌握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本次安全演练为全体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不仅提高了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全体人员应对突发灾难的能力,为今后的应急处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防震减灾小知识
人身上着火怎么办?
1、 不能奔跑,应就地打滚。
2、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迅速将着火的衣服撕裂脱下,浸入水中,或掼,或踩,或用灭火器、水扑灭。
3、 倘若附近有河、塘、水池之类,可迅速跳入浅水中,但如果烧伤面积太大或程度较深,则不能跳入水中。
4、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未着火的人要镇定,立即用随手可以拿到的麻袋、衣服、扫帚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扑、掼、或帮助撕下衣服,或将湿麻袋、毛毯把着火人包裹起来。
——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慎行);
——震时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跳楼,不要拥向楼梯等等。
在操场或室外时: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