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打造美丽学校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信息公开>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 2018年01月04日

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打造美丽学校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15工作总结

一、   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2015年集团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主动适应教育新常态,依法规范办学,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教育质量提升和集团特色发展等重点工作,助推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打造美丽学校,实现集团教育梦。一年硕果: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青少年棋类培训基地、省青少年模型运动省级示范单位、省示范图书馆、杭州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市“美丽学校”建设行动系列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奖等。

2015年,省市重点规划课题引领师生走进课改细微之处,使得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为新课程实施积累了丰富经验:区一等奖9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5篇,赵琼、李晓华等获市教研论文二、三等奖,陈苍鹏等论文在《教学月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市初中学校管理委员会一等奖5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西湖区课题成果6个一等奖,二等奖9个,三等奖11个;市规划课题三等奖2个,钱学森奖1个。区规划课题立项9项,西湖区教师小课题20项,市重大课题1项,浙江省重点规划课题1项。“弘法治?展师德”教职工演讲比赛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

随着教学效果的凸显,集团的课堂教学改革在省、市、区独领风骚,吸引了多地校长团、省市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参观学习,交流人数年累计1000余人。中小学衔接的课程整合实现了中小学的优势资源互补,促进了我校生源的优化和改善,也促进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汪建红、林久杏校长面向淳安建立了名师工作室,支教淳安千岛湖中学;与加拿大高贵林市城堡中学缔结了友好学校,与香港东华三院张明添中学一起参与视像中国活动;与五常中学等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工作。

立足教研组、备课组锐意进取:人人开设课改公开课,集体磨课秀精彩。集团学术节、社团文化节搭建展示平台,承办“浙派名师”第三届“名校、名师、名课”教学改革成果展活动,俞华芳、丁新宇、任睿、陈娴等19位老师亮剑,滕雪君、张力奎、周伟珍、胡挺等15位教师开设讲座;区第三届课堂节选送的十三位教师,获课堂教学比赛前十名的有八位,其中王宣、毛妍、余欣、徐剑分获前四名。

中考取得新的突破,第一批共上线488人,参加中考人数508+保送85=593人,占82. 3%,毕业生总数680人,占71.8%名,优质高中201名,重点高中录取97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区统考中,集团三个年级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个性同时得到了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提升。

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是打造学校特色的一大举措。活动规范且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嘉报频传,区艺术节美术和音乐获最佳组织奖,区科技节有100多人次获奖,名列区首位,区田径运动会女子团体第三名,男子团体第七名,十三中成为全国校园足球实验学校,并荣获省足球联赛二等奖、市第二名,区第一名;游泳、乒乓球、篮球等竞赛中稳中有升;团队活动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优势,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获区优秀组织奖。

后勤安保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透明食堂网上日报,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严格饮用水制度,确保师生饮水安全;顺利完成2015年财务工作,2016年财务预算上报和2015年各类年报工作;进一步规范校产管理;嘉绿苑中学着手评A级食堂;保质保量完成十三中大报告厅装修配套音视频等基建和各项维修项目。完成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完成围墙电子围栏及安防监控联动系统,杜绝安全隐患,创建平安校园。完成图书采购工作。三校区智慧教室工程(7个PAD课堂教学)投入使用。完善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无网络安全事故。完成了文二西路新校区建设任务规范顺利,略超计划完成工作。

二、主要工作特点、基本经验或工作体会:

打造学习型校园。校长例会学习《斯坦福大学危机管理课》,寒暑假研讨会校长管理团队论坛,传承创新教师分层培养模式(三航),调整成立新一批集团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培养成果显著,杨鑫栋,甄南南等11位教师荣获市区教坛新秀;集团骨干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课题负责人等赴武汉等地考察学习,40名区一星级学科带头传递正能量。集团心理辅导站组织了最庞大的一次心理健康了C证培训,集团持证人员达到95%以上。

五美并举,精准德育,创建美丽智慧学校。作为市“美丽学校”建设行动重点培育学校,创建美丽校园:平安、数字、和谐;美丽班级:规范、民主、向上; 美丽课堂:生本、开放、高效;美丽教师:爱心、责任、专业;美丽学生:明礼、崇学、阳光。加强“紧密型小组”建设与德育导师制有效结合,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创建班级小组特色(一班一品),每月“五星两优”评比,辅以学生喜爱的“雏鹰、翔鹰、雄鹰”三鹰卡奖励机制。打造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学为中心”的微课堂教育理念,翻转课堂力求减负提质,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大幅提升,积累500多个微视频教学资源库。通过云视窗平台,深化班级、学校的文化。通过PAD终端及相应智慧教学平台,为学生泛在学习提供了途径。培养智能移动设备对师、生、家长的网络教学、学习习惯的不断养成,提高学生课内、课外、校外学习效率,构成一套完整的虚拟互动智慧教学系统。通过与西湖区微课平台、“视像中国”网络在线教学合作探索,走出一条探索深层次整合的各种教学模式,为打造高效美丽课堂添砖加瓦。

规范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实践拓展性课程研究。教学常规重规范,讲细节。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案、课件、微视频)、上课、校本作业落实、命题、课后辅导落实,真正关注教学过程性监控。教学理念重文化,讲和谐。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和学生课堂中的愉悦度,教学导向重质量,讲实效。挖掘提炼我校课堂改革的五大元素,每个元素都指向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方式重特色,讲品牌。重视老师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创建不同的课改特色。七年级的选修、八年级的走班和九年级的拓展等。课堂教学改革从学科特质到自由灵动,适性发展的课堂,做到课堂时空,组织形态,课堂活力,学习评价的解放,集团已策划、组织、编写课程改革系列成果,目前《我们在做教育》正在出版中。已制定《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拓展性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我校依然有很多地方亟待完善:如课堂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谐的文化需要进一步提升;支持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教学设施和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校区小,班级多,学生多,事务多,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普遍感觉有时候会力不从心,不能将事情做得更精细。加强培训,更新观念,危机意识、掌握现代化,促进信息与教学深度融合。根据省厅《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学校在完成国家基础课程后没有课时教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展,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缺少经费的有力支撑。但是,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一定能“众创”出我校的特色和品牌。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