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打造美丽学校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信息公开>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 2018年01月04日

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打造美丽学校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学年,集团一如既往地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主动适应教育新常态,依法规范办学,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效能,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教育质量提升和集团特色发展等重点工作,助推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打造美丽学校,加快实现集团的现代化发展梦想,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完成了2014学年初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

依法规范办学,推进学校制度落实。以集团章程为核心,全面推进制度建设,2014年7月召开集团第十届第三次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推荐后备干部,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修订出版了《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9月、11月集团工会、党总支换届选举成功,并顺利召开了第十一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在第五届学术节中融入了师生读书节活动;7月初选派新一轮骨干教师支援共同体学校,扩大与共同体学校在党建、德育、社团建设、课堂改革、课程开发、教育开放等更深领域的交流合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公平、公正、公开地落实推进初一招生、初三保送、集团新教师招聘、食堂管理、基本建设、物质采购等重点领域阳光工程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形象。重视班子建设,打造学习型校园,在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等各项教师例会前先学后议;暑期研讨会、学术节“三长”论坛骨干教师经验介绍凝聚了管理团队的智慧;积极推进教师分层培养模式(三航),尤其是新加盟集团的教师计划培训、为集团名师工作室、市区校级学科带头人发展搭建平台,集团心理健康管理团队、语文组、数学组、科学组、历史与社会组奔赴上海、南京、富阳、绍兴等地开拓视野,带回经验;7月师德培训,引领教师重温教师道德规范,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和每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坚决杜绝有偿家教等违法师德的言行。教师们顾全大局、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集团第五、第六届学术节融入了美丽校园建设、涌现了大批的美丽班级,美丽小组、美丽学生等,并诚邀梦想大使周立波颁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在教师中重点抓“一师一优课”之晒课、导学案评比、校本作业评比、微课制作比赛、师生绿色阅读、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落实“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程改革”,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质和内涵,进行了美丽老师、微课制作、课改之星、阅读之星、校本研修之星等评比,参与面100%,课改理念深入人心。为进一步创建杭州市“美丽学校“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坚持课堂改革,推进教育内涵特色发展。

立德树人,立足常规管理,“满足孩子个性成长的现代公民教育工程”被评为西湖区中小学首届德育精品工程。规范强化全员德育“牵手小组”工作,“紧密型小组”建设和评比与德育导师制有效结合,促进后30%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构建班级小组特色(一班一品),积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干部培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讨论,学会交往等,学会自主管理,坚持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期中、末一表彰,并建立了崭新的“雏鹰、翔鹰、雄鹰”三鹰卡奖励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我的中国梦”、“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每月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阅读节、心理辅导月、课堂文化展示、学术节、英语节等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学生在活动中自信展示自我,个性张扬,激发热情。活动渗透着团队归属感的培养,在小组中感受着自我的价值,小组的凝聚力更强了。小组成为学生校园学习和校园生活的基本单元。引领同学走向第二课堂、走入社区。发挥家委会的教育优势,开好小组合作模式的家长会,集团心理健康辅导站新设了沙盘游戏等小组辅导模式为家长、学生、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咨询。

落实“减负高质”教学理念,规范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兼容并蓄,以“小组合作”与“学生展示”为特征的探索,不断创造适合集团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课堂教学中渗入五大元素(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及时评价、团队归属),注重教师的发展,尊重教师个性的张扬,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和专业的素养,让课改的课堂更具有活力。改变了学生,尊重了教师,继续探究课堂向哪里发展才是更合理、更科学的。初一着重训练学习习惯、规范的养成,初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初三着眼于应试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总结“学为中心、自主合作”的课改经验,开展“以问题单为突破口,学科特质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和经验推广;合作学习的非常“5+1” “巡导团”尝试成为学校导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丰潭校区试行的“循环课时”优化课程设置为进一步推动课堂改革先行了一步。

集团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创建适合课改推进的管理体系,2014年9月修改了《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教职工考核办法》,划出20分作为课改考核的指标,涉及到导学案、小组建设和评价、导学课堂等方面。以教导处和学生处两线,对课改三要素(导学案、导学课堂、评价)全面督导,做到“四有”,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从学术委员会、课改委员、年级组等各个渠道,量化检查结果,并反馈给老师、班级。对学生实施学习力、践行力、乐活力、品鉴力、组合力五力发展评价制度,借助活动的平台,颁发给学生三鹰卡(雏鹰、翔鹰、雄鹰),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找到成长的轨迹。条例的修改,使课程改革管理更规范化、常态化、系统化和数据化。

教研组从导学案设计、小组合作、导学课堂等不同的角度设计研讨的主题,以录播课为载体,教研组的老师听课并进行研讨,探讨课改过程中的困惑,交流教学过程的精彩瞬间,积累教学经验,为后续的课改推进积累了素材;以公开课为平台,与区里的老师进行经验的交流,展现我集团课改中的收获;西湖区课堂节,老师们以问题单为特色,展示课改成果。科学许日波、英语周柳平、社会周慧帼老师和语文骆欣苗老师获得第二届课堂节“课改先锋”的称号,英语吴伟英、数学陈文俊、科学陈荟吉老师获得课改“示范课”荣誉。十三中数学组、丰潭英语组评为区中小学“示范教研组”,每师至少一个高质录播公开课、微课或导学案, 35岁以下青年教师五项评优活动、推荐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参与区星级学科带头人评选,优先参与各级各类课堂展示评比和技能评比活动。2015年6月初三毕业班中考成绩稳保杭州市公办初中第一的位置。前八所重高上线率为40%。

 完善学生社团建设,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各校区社团工作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集团现有艺体、科技创新、学科类社团百余个,100%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96%以上的教师参与社团指导或管理。集团还加强社团课程化建设,如:棒球社团、中国手工艺社团、陶艺社团、机器人社团等。集团有区级立项的社团相关课题研究有9个。十三中音乐、美术组分别获得区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丰潭在区第44届田径运动会中获得了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十三中获得区运会男子团体第三名和女子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区三大球比赛中均获得第一、二、三名的好成绩;十三中信息组在省电脑绘画、网页设计等项目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丰潭劳技组在电子项目、车模海模方面均获得省、全国的重要奖项;各学校设立专门的健康教育专栏。把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中,保证每周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制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工作预案,加强学校应对传染病流行暴发的处置能力。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学校季节性、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落实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做好学校流感等疾病的防控工作。2015年集团社团文化节顺利开展,充分展示了社团“自主”的特色。

 我集团一直重视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师个人再成长,强化师资培训做到“三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培训对象上分为三个层次: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做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学期定期检查,年终综合考核。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机制势在必行。三航工程分层推进,讲究实效:集团有特级教师工作室2个,市级1个班主任工作室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3个,集团级29个;青年教师“拜师制”, 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做“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教对子,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论文等方面耐心指导,进行传、帮、带;依托课堂教学,依托课题研究,通过开展系列一师一优课等活动。如:学科组教师上的“同课异构”、高级教师上的“示范课”、 骨干教师上的“观摩课” 、青年教师上的“展示课”。同时开展“读书论坛”、“名师论坛”等活动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反思中成长。以此同时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渐显,得到同行和专家青睐。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我集团教师发展中心(即教科室)为2014年-2017年杭州市教科示范教科室,为杭州市第二批示范教科室。2014年12月,集团被评为杭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2013-2014年西湖区校本培训示范校。2014年以省重点课题《新三助:基于自主合作的初中课堂习得研究》为龙头,2015年以杭州市重大课题《学习新常态:初中课堂教学解放行动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市级规划2项,区级43项,集团级85项,课题数不低于人数的15%;各校区工作都围绕着本课题开展,形成“省—市—区—集团”的网络化课题。课题在区获奖有46篇,其中一等奖12个课题,被区推广的课题有3个,市获奖有3个,其中一等奖1个,省一等奖1个。学校倡导人人写论文与课题,近三年在区级获奖的论文有35篇,市级论文获奖的有10篇,省级有4篇。区级及以上发表的论文案例或实验方案等182篇,其中2014年1月《教学月刊》为刊登专题系列论文6篇,影响力较大。

部门协调,各司其职,效果明显。党总支引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总支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后勤工作注重服务意识和质量提升,严格财务制度、强化一月一报预算管理,加强校园安保工作,扎实推进信息化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创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修缮了十三中操场、为保障不断扩班的需求,保障音体美信息、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文二西路中学工程安全有效进展,确保教育教学秩序。“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安全教育常抓不懈重点工作落实到位:消防、溺水、交通安全排查教育工作及时;校务、党务公开工作特色鲜明,重视教育宣传、认真做好接待工作。9月教师节李强省长来访,11月两期“名校有约”学校特色宣传节目,推动学校工作。积极承担了来自沈阳、江西、上海、云南、浙江温州、嘉兴、富阳、绍兴、淳安等校长和骨干教师先后50批同行的来访。省历史与社会、杭州市语文、西湖区“一月一总结”、课堂节展示、数学、英语教研研讨等活动多次在我集团举行。8月顺利承办了第九届国际少年棒球赛;11月和友好结对学校香港东华三院张明添中学一起加入了“视像中国”项目,并一起积极参加读书活动,为进一步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校园又助了一把力。2015年7月我们迎接了审计检查。利用暑假,学校热火朝天地完成十三中报告厅装修附带音视频工程、校园广播系统的改造;嘉绿苑报告厅音响改造、室外广播系统;丰潭中学的录播教室的新建工作,并积极筹备完成电脑办公室添置,嘉绿苑中学1个电脑机房重建,更新集团初三年级34套多媒电子白板教室、城域千兆网升级工程,无线网络校区覆盖工程;智慧教室平台系统,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我校获得了“省示范图书馆”、“市首批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市数字校园示范校”、“市“美丽校园”重点培育学校“、“市教科研先进集体” 、“区首批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项目”、“区档案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省市多家媒体对我校办学特色进行了宣传报道,并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三、存在问题及措施:

1、现在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校区越来越多,教工及学生数量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多校区管理,全方位、高质量发挥名校辐射作用,是我校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2、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00余个社团全面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将校本课程继续拓展延伸、办更多的精品社团,是十三中人新的任务。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