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区教育党委关于组织基层党员参观“五四宪法馆”的号召,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十三中支部于4月28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毅行栖霞岭,宪法记心中”党员参观学习活动。
在支部的组织下,三个党小组的党员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分批来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党员同志们边走边看,通过观看图片、实物等资料,学习感受“五四”宪法的诞生历程和深远影响。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北山路84号大院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3月中旬,宪法草案起草任务圆满完成,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杭州初具雏形。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人民历时两个多月、1.5亿人参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极为罕见。讲解员将五四宪法的制定历史娓娓道来,在场党员认真聆听,仿佛回到了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看到共产党带领下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深深为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豪、骄傲。
在聆听讲解的过程中,各位党员同志对宪法的制定和地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宪法的内容与实施也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人人都要维护宪法权威,保护宪法严肃性,为依法治国、依法治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是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通过此次活动,党员同志们进一步丰富了党史知识,增强了宪法意识,加深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实践的理解。参观学习活动圆满结束,但十三中党员对宪法的学习和维护永远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