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袁玉华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
今年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为了激发我校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尊老敬老意识,在第1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图书馆开展了阅读《中华孝亲敬老故事》的读书活动。《中华孝亲敬老故事》一书,由杭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编辑出版,讲述的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孝亲敬老故事,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有古有今,如“张良拾履”、“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有民间传说,也有真人真事,如“涌泉跃鲤”、“许世友四跪慈母”等等,一个个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篇后的点评,富有哲理,给人启迪,非常值得一读。我们学生读此书后有何感想呢?请看——
孝亲敬老,传统美德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她始终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一直被人们所重视。
《中华孝亲敬老故事》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孝亲敬老故事,从中国古代的“蔡文姬为父续书”,当代的“妈妈,我们天天陪着您”,到近代的“马本斋以忠尽孝”。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鲜活的现代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同时也教育了我们。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孔子就说:“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说,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人们最高尚的行为就是孝。我们要大力倡导孝亲敬老之风,继承和弘扬孝道文化!
——初一六班 方格格
虞舜以德报怨
今天,我看了《中华孝亲敬老故事》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 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虞舜的孝心》使我难以忘怀。
大家都知道虞舜,他是三皇五帝之一。那你们知道关于虞舜的孝心么?
虞舜的继母和她的儿子想要害死虞舜,但经过了两次都没有成功,被虞舜察觉后,偷偷跑了。他来到历山脚下,开荒种地。有一次,继母挑了一担柴去换米,正巧卖米的是虞舜,那时闹了自然灾害,继母家生活困难,虞舜就把米给她,而没有要柴。后来舜把父亲、继母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虞舜面对继母的歹心,并没有记仇,而在继母年迈之时去悉心瞻养,义无反顾,他的崇高品质与以德报怨的广阔胸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七(6)班荣曼彤
为人之本—孝亲敬老
---读《中华孝亲敬老故事》有感
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鲁迅,朱自清……大家一定都认识,是的,他们都是伟大的人,有为新中国做贡献的,有为文学界做出贡献的……虽然他们生前工作繁忙,但是他们却格外重视孝亲敬老。他们不但事业上成就卓越,在做人方面也是我们的楷模。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中华孝亲敬老故事》这本书中的有关茅以升的故事吧。一天,在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家里,兄弟几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庆祝母亲70岁生日。哥哥说:“母亲爱子胜于爱自己,她发现我们有不良倾向时,总是耐心开导,从不暴躁训斥。现在找们学有所就,能报效祖国,得感谢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我们兄弟几家合在一起为母亲祝寿吧!”弟弟说:“母亲为了儿于们的成长操劳了一辈子,我们在家乡建造一座花园小楼,让母亲过个幸福的晚年。”茅以升一言不发,沉浸在幸福又心酸的回忆里。他想童年时代家中的一场大火,那是多么可怕的夜晚啊!屋里燃起熊熊烈火,浓烟、火舌夺门而出。母亲为救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冲进火海……兄弟几人终于脱险了,母亲的脸上却留下了深深的疤痕。15岁那年,茅以升考进唐山路矿学堂。进校3个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他和同学们想弃学从军。他写信给母亲,希望得到母亲的支持。母亲回信说:“你想参军报国,想法可嘉。但你年纪还小,知识不多,就是一心想为国出力,也没多大本事。应安下心来,继续读书为好。”茅以升接受母亲的劝导,留在学校发奋读书。1912年秋天,
这个故事多么感人啊,茅以升设奖敬母,意在自己对待母亲十分敬佩十分尊重的态度。这位世界级建筑大师的良苦用心,永远值得我们深思。
大家最后想想看自己,大家自己有没有做到孝亲敬老呢?有没有尊敬老人以及母亲呢?还是自己心情不好就把气撒到母亲或者老人身上呢?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多陪陪他们吧!
七年级六班 孙正源
非孝无以乐,非敬无以得
现在的小说,大多有点世俗了。当我看见这本刚刚出版的《中华孝亲敬老故事》一书时,我叹道:久违了,多么一本富有意义的书呀!
翻开书本,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孝亲敬老的故事。目录里,有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题目叫《贾家饺子店》。本人吃货一位,这题目引得我不由自主地翻看了。一看注释才知道,这“贾家”原来是有着“杭州市十佳孝亲敬老之星”称号的贾秀智!这位区妇联主席退休下岗后本应好好享受享受,然而他却选择了风险巨大的敬老院工作,这一干,就是八个年头。这八年里,贾秀智从未停歇过,甚至连年三十都是在养老院里过的!
每个年三十,贾秀智都会亲自包饺子给老人们吃。一年中,就属这天最热闹,老人们早早来到食堂,看着贾秀智包饺子,欢聚一堂,谈笑风生,老人们也把这儿当家了。
有件怪事:有几位老人膝下有子有女,家境又挺富裕,却偏要来敬老院。这是为什么?看看下面的事就可见一斑了:敬老院里,有一位85岁的老人叫网友光,子女在国外,由于患病,时常大小便失禁。一天晚上,老人连续几次拉肚子,到处都是。值班人员看到了,全吓跑了,贾秀智却闻讯赶来,帮忙处理,让老人安然入睡。
“做一块发红的炭,暖暖老人的心。”这话出自贾秀智之口。书中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人物,他们都是孝敬的模范,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七(6)班丁天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