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杭十三中资料室教育教学期刊内容介绍(十一)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第十~十一期)
学术空间:积极心理活动课的理论模式研究;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以元认知合作学习削减二语阅读焦虑。
课程思考:心理辅导课中的师生互动;心理课的三个着眼点。
研究实践:情绪特质、心境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系研究;教师高期望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朋辈辅导在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心理咨询的伦理与自由。
教师成长:当代教师“两难”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心理矫正;教师对学生“评教”的心理障碍成因及调控;走出焦虑情绪的困拢。
一线快递:以青春期心理健康“标准”教育学生;家校合作 寻求心理辅导的新突破口;心理效应在转化行为偏差生中的应用。给批评一片爱的土壤。
心理与健康——2010.(第十~十一期)
家教心得:青春期分离——父母的必修课;优秀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倾听90后的心声;青春的保质期。
教师心干线:走进“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心理疲劳要从多方面入手。
大众心理学——2010.(第九~十期)
学校心理工作坊:新课程理念下和谐班集体的构建;青少年网瘾的形成及矫正。
父母必读:智商正常为什么学习成绩不正常?上中学的孩子被欺负了?
心语论坛:积极评价的力量;沉痛的真相;浅谈自卑心理的克服。
心理辅导:在优秀的同学面前她感到很自卑;助长心灵的变化。
心理月刊——2010.(第十一期)
调查:控诉父母能让我们成长吗?我无法接受你犯一点小错。
专题:桑德拉.布洛克“犯错让我变得成熟”;致敬中国堂吉诃德;来得自嘲吧。
社会:如何承受残酷的时事画面;日常细琐的善与美。
体验:在最缺乏善意的地方,我尝试更友善;被构建的善意;我们和善意一起活
着;善意,我们的迫切需要。
青年心理——2010.(第十一~十二期)
实用心理术:别被情绪牵扯着走;谁是你的假想敌;人人心中有道疤;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们必须学会道歉;你的情商有多高。
心理与生活:宽以待人 也要宽以待已;心理意象 不可多得的心理“资本”;生气对健康有八磊损害;乖顺少女主; 何怒向父母;多愁善感是一种心理疾病;当“强迫”悄然逼近。
趣味心理:好消息与坏消息;谁有资格郁闷或快乐;你“假打” 过手机吗。
中学物理——2010.(第十~十一期)
教学论坛: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家庭活动的设计与设计;让有效提问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点晴之笔;物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感悟网络资源与物理教学。
教学改革:将追问进行到底——对三个案例的评析;构建高效优质的物理课堂——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单导学与教师角色的扮演。
经验交流:“学案”的编写方法及实例;实验导入法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利用教材课程资源挖掘板块功能优势;以“双主体互动”提高效率。
说课与实验:教案——走进分子世界;初中物理《变阻器》教学设计;《测量电工率》说课设计;《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说课设计。
物理教学——2010.(第九~十期)
教学论坛: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策略;从“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例谈讲授法;物理探究教学设计的“四位”原则,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探究;对课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三次教学实践;备课随笔二则。
教研员论坛: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初中生的前热学概念调查研究;用魔术和游戏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策略初探。
命题与题解:用中学物理求解航天技术问题;三种类型的弹簧问题;也谈辐向磁场;“航速计”考题的商榷;惯性等效力在解题中的应用。
初中园地:谈中学物理实验设计;课堂教学中探究式结尾教学;初中物理“短路”的习题突破;多种物质混合温度的求解问题。
中学化学——2010.(第十~十一期)
教学研究:浅议STSE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刍议课堂教学中“设疑”思考与实施;用“预习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研究:有关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师用书中几次细节的研讨与商榷;化学新教材主题图的特点与使用策略。
学习园地;部分物理知识在初中化学中的渗透;化学实验中的“几个”问题总结。
方法与技巧: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解题策略;守恒法解选择型计算题。
化学教学——2010.(第十~十一期)
教师论坛:化学教学中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化学课堂教学整体设计艺术浅谈;一节意犹未尽的中考实验考查试验课。
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同素异形现象”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探索:化学探究学习教学实施的研究;例谈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
中学生物学——2010.(第九~十期)
教学研究:浅谈中学生物实例教学;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建构生物教学过程的探讨;链式图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用模型建构方法突破光合作用的难点。
教学实践:生物课堂中的趣味教学案例;“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重难点教学策略;环境中的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生物课程标准:浅谈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生物教材探究活动的梯度教学;新课堂背景下的中学生物科技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