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杭十三中资料室教育教学期刊内容介绍(九)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科研资料
更新时间: 2010年09月03日

课程、教材、教法——2010.(第七、八期)

课程研究: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需要检测些什么;论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力;论课程实施中个人知识的生成;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教学理论与方法:课堂建设——三个中心与实现策略;对话教学——对当前对话教学理论研究的审视与反思。

中小学各科课程教材与教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原则;单元标题句的课程解读与拓展;基于地域文化的体验式德育课程设计初探;基于语文新课程的两点哲学思考;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变化趋势及与教师的关系。

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 从谋生、职业到事业——教师发展与培养的制度策略

 

教育科学研究————2010.(第七~八期)

课程与教学: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动作机制;HPS教育——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生涯规划与发展指导”的课程实施构想;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动作合机制;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策略。

管理与评价: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生评价制度分析视角;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科研:课题研究步骤的确定。

 

教学与管理——2010.(第七~八期)

理论研究;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及实施策略

教研活动:解决常态课与公开课巨大差距的策略;从合作研究类型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效益;构建行动型评课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方法:学术性作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新视角;关于数学教学中情景设置有效的思考;英语课堂教学中3P教学法的运用。

教师论坛:由“批评教育权”规定引发的思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不等式”对过度关注“后20%学生群体”的学理质疑。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第七~八期)

课改前沿: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基本表征及评判标准;数学教学设计与数学备课之差异;在习题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探讨。

实践创新: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隐性知识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化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检验方法。

教法探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教材整合“文”与“言”的教学取向与策略。

课堂走笔: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从一节市级公开课说起;从一个课例看生命课堂的构建;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孙维刚的一节公开课谈起)

 

基础教育——2010.(第六~七期)

课程与教学:指向学生差异的教师教学决策框架;理念与设计—后现代知识语境中的学生作业;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错误观”。

教师发展:开发教师领导力的实践探索;试论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生命化教育教育下教师角色的重构。

教育心理:应对考试焦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

 

教师博览——2010.(第七~九期)

视野:你还可以更幸福——和一位青年教师的谈话;教育面临一场被动的改革;优秀教师的标准;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中西方中小学教育的十大差别;教育不能只为争第一;教育面临一场被动的改革。

瞭望:法国人为何不学《最后一课》;美国如何评价一堂好课;一个中国家长的惊讶;海德堡——一所大学和一座小城的故事;美国老师的花招;不停课的理由;美国小学生活技巧教育;美国人怎样教育“富二代”。

科技: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探寻世博科技奥秘;细菌生活也和谐。

健康:加拿人不喝纯静水;欠觉难补;简单几招,驱除疲劳。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