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
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进一步深化我区教育科研工作,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
本年度的课题立项实行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分类立项。具体按以下类别进行申报立项:
(一)高中
1.教育教学研究类(代码01):凡属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思维课堂、学科教学、学教方式变革、教学技法创新、作业改革以及学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2.教育管理研究类(代码02):凡属高中行政管理、党建工作、后勤和安全管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学校文化建设、公共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班级管理、拓展课程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二)初中、小学
1.教学专题研究类(代码01):凡属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思维课堂、学科教学、学教方式变革、教学技法创新、作业改革以及学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2.教师教育研究类(代码02):凡属教师专业发展、校长专业发展和校本培训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3.德育工作研究类(代码03):凡属学科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公民教育、公共空间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班级管理及团队工作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4.教育管理研究类(代码04):凡属学校行政管理、党建工作、教职工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后勤装备与安全管理以及社团管理、小班化教育和特殊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小班化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学科研究课题纳入教学专题研究类)。
5.信息技术研究类(代码05):凡属信息技术学科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信息化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6.课程建设专项类(代码06):凡属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评价以及课程整合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7.美好教育专项类(代码07)课题需要围绕学校内涵发展、学生课业负担、“人”的国际化等展开研究。
(二)幼儿园
1.教育教学研究类(代码01):凡属深化贯彻《指南》、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包括领域教学、游戏活动、主题活动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2.教师教育研究类(代码02):凡属教师专业发展、园本研修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3.教育管理研究类(代码03):凡属幼儿园行政管理、党建工作、后勤和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园所文化建设、公共环境、家庭教育指导、特殊儿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班级管理、功能教室开发、园本课程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4.美好教育专项类(代码04)课题需要围绕学校内涵发展、“人”的国际化等展开研究。
根据上述分类确定后,分别按以下两种不同的形式申报:
研究的内容具有综合性,选题相对较大;研究期限为1~2年;课题负责人为1人,课题组署名最多为5人,符合上述要求的按规划课题(代码G)形式申报。
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选题的切口较小;研究期限为1年,课题负责人为1人,课题组署名最多为2人,符合上述要求的按教师小课题(代码X)形式申报,校(园)级领导不可申报教师小课题。
二、申报要求
1.课题申报人要根据课题的内容,严格按上述分类对应申报。对不按规定类别申报和不符合类别要求的课题,在评审时将直接剔除。
2.各单位(均以校区为单位)申报的课题总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数(以2020年9月年报为准)的18%,其中区教育局确定的特级教师培养人选不占学校的申报比例。每位教师最多申报2项课题,其中第一责任人最多为1项,与他人合作研究的课题最多为1项。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恕不受理:
(1)已经在区级及以上有关部门立项的课题;
(2)正在承担区级及以上研究课题而未结题者;
(3)学校或个人超过申报数量限额的课题;
(4)一项课题的负责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规划课题署名超过5人和教师小课题署名超过2人的。
三、评审办法
1.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分别由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进行。高中按教育教学研究类、教育管理研究类等两类进行评审,初中、小学按教学专题研究类、德育工作研究类、教师教育研究类、教育管理研究类、信息技术研究类、课程建设专项类、美好教育专项类等七类进行评审;幼儿园按教育教学研究类、教师教育研究类、教育管理研究类、美好教学专项类等四类进行评审,并分别按60%左右的比例划出立项课题。
2.采用10分制进行打分,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出每项课题的总得分,并按得分高低划定拟立项课题。
3.对拟立项课题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后,由评审委员会审核复查,最后确定正式立项课题并公布。
4.确定为区级立项的课题,按评审得分排序推荐市级及以上相应部门的课题立项。
四、参评要求
1.课题方案应突出科学性、实践性、前瞻性、可操作性。规划课题的申报方案字数限制在5000字以内,教师小课题限制在3000字以内。
2.课题方案必须隐去作者单位和姓名,如已铅印成文,请涂贴清除,否则不予受理。
3.申请参评的课题方案应填写申报表一份(规划课题见附件1,小课题见附件3),并由学校签署推荐意见和加盖公章。
4.为便于精准统计总字数,研究方案中所有图表(表格、研究框架图)不得转换为图片格式。
5.上交的材料:
(1)本次课题申报规划采用网络评审(具体操作办法另行通知)。
(2)每项课题需上交课题活页方案纸质稿1份(规划课题见附件2,小课题见附件4)。
(3)每校还应从评审系统中导出申报总表1份。
6.材料送交时间和地点:
(1)网上申报附件上传采用PDF格式,上传成果附件统一以课题题目命名,课题方案中不得出现校名和人名等信息,具体操作办法另行通知,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3月16日。
(2)参评方案申报总表、课题活页研究方案的电子稿(申报总表由网上评审系统导出,以学校序号代码+单位名称为文件名;课题活页方案电子稿统一要求Word格式,文件名统一命名为学校代码+顺序号+课题负责人+课题题目)请于3月15日上交,所有纸质稿请于3月16日上交。中小学送交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成长支持中心科研部,幼儿园送交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附件:
1.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申报表
2.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活页研究方案
3.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教师小课题立项申报表
4.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
5.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选题指南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2月1日
附件一
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申报表
课题类别 | 编 号 | G-- | |||
课题名称 | |||||
课 题
负责人 | 姓 名 | 职务或职称 | |||
所在单位 | 联系电话 | ||||
课题组 其 他 人 员 情 况 | 姓 名 | 所在单位 | 职务或职称 | 联系电话 | |
计划完成时间 | 成果形式 | ||||
课 题 负 责 人 所 在 单 位 意 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评 审 意 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附件二
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活页研究方案
课题类别 | 编号 | G-- | |
课题名称 | |||
方案包含以下内容:问题提出(包含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操作定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包含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要求:五号宋体,限5000字内,不超过A4纸5页) | |||
(余下4页自行添加)
附件三
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教师小课题申报表
课题类别 | 编 号 | X--- | |||
课题名称 | |||||
课 题
负责人 | 姓 名 | 职称或职务 | |||
所在单位 | 联系电话 | ||||
课题组 其 他 人 员 情 况 | 姓 名 | 所在单位 | 职称或职务 | 联系电话 | |
计划完成时间 | 成果形式 | ||||
课 题 负 责 人 所 在 单 位 意 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评 审 意 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附件四
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类别 | 编 号 | X--- | |
课题名称 | |||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 |||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 |||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 |||
注:本方案使用宋体5号字,1.25倍行距,A4纸三页。
附件五
2021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选题指南
一、教学专题研究类课题
1.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学科学教评一致性研究
小学语文学科分项等级制评价内容与标准(2.0版本)的研制
小学第一学段语文非纸笔测试研究
基于学教评一致性的语文中高年级绿色评价研究(纸质命题研究、问卷设置研究等)
语文关键能力要素教学研究
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研究
基于整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路径与策略研究
立足核心要素,发展审辩思维的研究与实践
学教评一致性在课堂学习效率中的增值研究
利用数字技术,提升语文学习效能
2.小学数学
主课题: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基于实证的学情分析与实施研究
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小学数学关键能力(XX能力)培养的序列研究
小学数学关键能力(XX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
小学数学非纸笔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
3.小学英语
素养取向的小学英语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研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之行动研究
小学英语学科与教学媒体的融合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能力测评机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中低段听说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英语高段读写教学策略的研究
4.小学科学
基于学习进阶的领域目标体系和表现标准的研究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研究
小学科学学科项目制评价题库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促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研究
5.小学道德与法治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深度解读与班本化实施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典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分项等级评价校本化实施创新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公共伦理教学之价值认同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公共伦理教学之教学建模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公共伦理教学之活动整合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公共伦理教学之学习评价研究
6.初中语文
语用学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命制与备考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评价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名著阅读项目化推进与测评
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线教学、混合式学习)研究
初中语文作业与命题改进研究
7.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教育与德育、美育融合
数学课程整合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培养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
义务教育课标修订解读(7-9年级)
大概念与大单元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建设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提升
初中数学学情分析与精准教学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评价
初中数学学业质量监测
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中考数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备考
8.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研究
项目化学习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看”的能力的研究
思维品质培养及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语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
语篇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线教学、混合式学习)研究
基于实证的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研究
初中英语作业与命题改进研究
基于不同语篇类型的写作教学研究
9.初中科学
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
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科学教学研究
基于证据的深度备课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研究
基于标准的评价与命题研究
大概念统领下的复习教学研究
10.初中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教学关键问题研究
初中统编《历史》新教材、教法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研究
基于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综合文科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研究
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素养导向的学业测评研究
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研究
11.中小学音乐
四感三层的多感官体验音乐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等)
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单元主题视域下的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音乐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研究(包括评价方法、策略、评价内容、形式载体、评价手段以及表现性评价)
音乐学科校本教研模式研究
音乐学科“一课多歌”、“一歌多课”的实践研究
音乐学科各教学板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欣赏教学、合唱教学、器乐进课堂、律动等)
国际主流教学法的本土化实践研究(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铃木、戈登等)
音乐学科工作室项目联动机制研究
音乐拓展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校本教材、精品课程、团队建设等)
12.中小学美术
指向美术学科素养的评价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学校美术作品展陈设计与空间利用的研究
提升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大概念背景下主题单元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实证的美术课堂深度学习研究
指向美术学科质量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AI时代美术学科教学的变革
13.中小学体育
核心素养下基于内容“特质”开发系列单元练习方法的案例研究
基于区域“3(4)+X”评价体系的学校个性化内容“测评标准”研究
指向综合能力的学生体育学科期末考评标准的研究
核心素养下基于内容“特质”的“能力课堂”的研究
概念为本的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学校“传统与特色”的体育拓展性课程建设
学校体育工作“一体化”实施的研究
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提升校本研修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综合性研究
整体构建区域性各类教材教学体系深化实验与推广研究
14.中小学信息技术
指向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证研究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研究
中小学程序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学生活动设计及评价研究
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和实践研究
15.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
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专业意识、专业能力为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指导的课例研究
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课堂、主题、学期为方向)
场馆学习、研学旅行视角下的区域公共资源共享路径与策略
16.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校课程建设问题研究
融合教育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
随班就读个障碍类型个别化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17.小班化教育
STEM教育/项目式学习
中小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研究
项目式学习设计以及实践研究
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设计思维工具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二、教师教育研究类课题
人工智能与教师培训的融合研究
中小学校本研修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教师分层分类培训创新与实践研究
校本研修质量评估的理论与研究
学科项目制名师工作室模式创新与研究
评价驱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混合式研修实效提升的实践研究
教师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德育工作研究类课题
中小学教育惩戒研究(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研究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研究
新时代家校沟通研究
基于省规22条构建“三维四段”德育课程研究
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危机筛查背景下校园心理氛围建设的实践研究
学生情绪管理的课例设计与实施研究
教师焦虑情绪调节的实践研究
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四、教育管理研究类课题
基于学习动力提升的活力学校路径构建与实施研究
薄弱学校学业抗逆的实践研究
项目制名师工作室学科联动机制研究
基于关键能力提升的教育教学转型变革的实践研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科研方式转型研究
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培育的路径研究
幼小衔接研究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区域教育创新发展
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普职融通改革发展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新时代中小学教科研体系及教研队伍建设
教育治理与学校办学活力
高中育人方式转型
未来学校建设
初中提质增效
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与问题
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与学校评价
校园欺凌的精准治理
教育惩戒与师生权益保护
五、教育信息化研究类课题
技术支持教与学创新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实践研究(指向学校治理、学习分析、个性化学习等方向)
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校本培训策略研究
数字教育资源得建设与应用研究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
数据驱动学校教学管理提升的实践研究
数据驱动学校教育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
数据驱动学校教师教育评价变革的实践研究
数据驱动学校精准教学范式的实践研究
教师数据素养提升校本培训策略研究
六、课程建设专项类课题
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新时代教材建设与教材使用
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以育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
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学校评价改革及中高考命题改革研究
跨学科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
七、美好教育专项类课题
美好教育的载体设计与实施研究
美好教育项目的创设与实践
学生“美好成长”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美好教育的“差异化”供给研究
学生美好成长的评价新样式研究
美好教育视野下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创新研究
美好教育视野下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机制研究
教育国际化校本发展策略研究
以美好教育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
美好班级建设研究
美好教师队伍培养研究
八、学前教育研究类课题
幼儿园主题活动园本化实施的研究
幼儿园课程组织形态的创新研究
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实践研究
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加强幼儿园健康运动的实践研究
提升儿童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
支持儿童艺术表达的实践研究
指向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实践研究
指向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的实践研究
提升幼儿园师幼互动品质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幼儿园园本研修创新研究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研究
幼儿园环境与区域创设的研究
幼儿园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特殊儿童教育研究
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园所文化构建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保教管理优化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的研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项目制学科联动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儿童游戏行为观察与解读研究
游戏精神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