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三中集团举行杭州市重大课题开题论证会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 2015年11月04日
学习新常态:初中课堂教学解放行动实践研究
——杭十三中集团举行杭州市重大课题开题论证会
临安挂职  叶华明   陈苍鹏
11月3日上午,由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承担的杭州市级重大课题《学习新常态:初中课堂教学解放行动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十三中本部举行。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校周华松等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十三中教育集团全体校级干部、集团教科室主任陈苍鹏参加了会议。
首先,课题负责人集团汪建红总校长汇报了课题方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设计、研究的预期成果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她说课题研究缘起于学校十年课改——“按孩子的想象”构建现代学校。学校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来开创自由灵动、适性发展、和谐高效的学习新常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随后,专家们针对学校课题方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课题进行了指导,给出了意见和建议。点评环节中,专家们都充分肯定了学校一直以来的改革和创新精神,认为学校市级重大课题的方案和思路符合学校课改历史的传承,符合学校的品位,能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方展画院长作为该项重大课题的首席指导专家,他表示瞄准了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后,改革的步子可以迈的更大一些!针对学习新常态,他指出导学案、微课都不算是新常态,人家都在使用了,而且时间也很久了,应该有新的突破。他提出欧洲教学质量排第一的国家芬兰的所倡导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主题化,学生很轻松,是一种较好的素质教育。最近教育部专家提出全课程教育——跨学科的教学,比如天台中学的做法是一个较为成功案例,天台采用的主题是“汽车”,然后不同的学生可以分主题开展探究,比如“汽车与物理”、“汽车与化学”、“汽车与生物”等,最后学生写出来2万多字的研究报告,实在是不容易,很不错。而且这被试的学生自从入学以来的139名,每一个学期的成绩都有跃升,阅读量多出其他同学的三分之一,高三毕业收入浙大的比例为65%,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创新,学生的成绩不降反而上升。他又介绍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概念,强调职业技能的教育,同时开展深度化学习,建议十三中的教师不再是单一的学科命题,而采取“主题命题技能”的培养。方教授反复指出,学生的成绩不能靠教师的教,而是靠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进行合作与交流,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教学。
同时提出:新常态是否能瞄准全课程来做?每一周拿出2个课时来给学生自主研究,引发了与会者的兴趣和思考。
最后,他提出“创造一些载体”:一是导学案的方式要改进,内容要改进,倡导主题化导学,教师设计一些活动,引导怎样看书,查阅资料等。二是翻转课堂模式的引入。三是研究性学习,学校采集好“研究点”。
张丰主任强调了主题化学习和学科的整合,避免拓展性课程碎片化,要解放45分钟的课堂界限,教师应积极创造载体和平台开展有效指导。由师控教学转化为生控教学,逐步采取主题化教学,减少“学术性教学”,增加“应用性教学”,多多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
周华松校长特别关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基于知识的课堂到基于关系的课堂转变,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资源关系,调动各种因素促进学生爱学、善学。聚焦学习新常态,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
最后,汪校长根据专家们的指导意见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想法,作了进一步总结,对参加本次开题论证会的专家再次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十三中集团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汪校长表示学校将以课题研究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程建设,让课堂教学解放行动有效推进。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