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的磨合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 2014年01月23日
理论与实践的磨合
——侧记十三中教育集团课题中期检测暨中期成果评比交流会
於雯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题研究工作,集团于2014年1月20日12:30组织一次课题中期成果检测暨交流会。集团每一个课题都要汇报,延期的可以视情况而定。本次课题汇报分为3组。本次大会要求每位发言者限时在5-8分钟,发言内容要突出课题的实践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几个方面阐述,可用课件展示。集团组织考核组进行监测指导,并且每一组评出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2:3,各组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调整,对获奖的课题集团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起航老师到场进行观摩、学习。会议主要采取项目负责人展示中期研究成果,专家评委老师点评的方式展开从而达到一个交流、改进提高的目的。
第一组由评委为汪建红(组长)、陈超、沈鹿韵、王晓婷,第二组评委为柴玉宏(组长)、邓敬东、李节丹,第三组为屈强(组长),马锦绣、陈苍鹏。
第三课题组于1月20中午12点30分在十三中(总校)四楼小报告厅开展本次题中期监测暨中期成果评比交流会。出席此次会议有本课题组组长屈强,马锦绣、陈苍鹏三位评委,吴娟、卢华英、题威、任睿、王平、向海英六位课题汇报人。
会议开始,王平老师率先做了一个简短的关于《学案导学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内散文精读课型探究》课题汇报,为本次交流会开了一个好头。随后任睿老师,吴娟老师,卢华英老师,题威老师,向海英老师依次做了汇报。其中吴娟老师关于《“四路”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整体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课题,课题新颖,提出了“四路”、“硬设计”、“软设计”等新型名词,课题的组织架构完善,研究思路明确,并已获得不少研究成果。陈苍鹏老师对其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以及充分的肯定。题威老师关于《自主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不同类别知识的导学案设计研究》的课题激起了现场不少的讨论。她展示了概念型知识导学案、命题型知识导学案、习题型知识导学案和复习型知识导学案。在概念型知识导学案中,题威老师主要采取具体例子,观察共性,抽象本质,形成定义,强化概念,概念应用,形成概念系的方式进行教学。马锦绣校长对此进行了补充,他说道:“概念型课堂中还需加强新旧概念的联系,概念的正误辨析,加强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除此之外,任睿老师的《初三科学课堂中进行有效复习的实践研究》课题十分有价值,为初三科学如何能达到有效的复习提出了具有规律性的,系统性的方案,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研究。会议的最后,陈苍鹏老师对会议做了简短总结,并期许各位老师能将课题研究放入实际的课堂中去。
通过本次课题中期监测暨中期成果评比交流会,每位老师都提高了对教育课题研究的认识,深化对课题研究活动的理解,强化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为将来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打下了基础,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