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来自实践 创新源于改革
十三中教育集团教研组学期总结会议
2013年1月29日上午,来自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的两个校区的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以及年级组组长汇聚到十三中本校举行教研组学期总结会议,汪建红校长、柴玉宏副校长、校长助理马锦绣、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苍鹏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学定教,促进教师发展。
丰潭中学的英语组组长李节丹为第一个发言,她说,“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在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的同时,通过开展研讨课、备课组研讨、集体备课、专家引领互相讨论,不断内化,逐渐变成自觉的课堂行为。课堂教学从课改开始的无序,开始变得有序和高效。课堂模式结合了传统教学模式和课改模式的优势力量。既保证了课堂情境教学,又保证了课堂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正如李老师所言“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是一种贡献!”一学期来,丰潭中学英语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二位是十三中数学组组长张立奎老师,张老师一开口就介绍自己的大家庭出示许多的教研组的照片,个个精神饱满,仪态大方,精诚团结。张老师说,本学期提出2个校本研修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在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学习,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 一边学习。活动安排有:初一为《小组合作规范建设研究》,初二为《小组合作导与学的有效性研究》,初三为《小组合作课堂评价研究》,学习活动方式为资料学习、课堂展示、分组交流、展示汇报、总结点评。初一小组合作规范建设与研究:①前置性学习任务; —导学设计—引导自学;②诊断性预习梳理; —小组合作—了解呈现;③关键性递进问题; —交流展示—引发思考;④生成性学习指导; —教师引领—解法学法;⑤针对性共同作业; —巩固反馈—形成体系。第二个主题是“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知识再现,结构再建,错误再显。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渗透——体现——凸显。复习课的基本结构是:①知识再现——再认;②思考重建——优化结构;③方法凸显;④反思提高四部分。复习课要做到四有,即有层次,有方法,有诱错,有经验。
十三中英语组组长陈慧倩老师一登台就引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的话:“要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4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开始探索,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探究。英语组老师上课理念有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教师精彩地教转向教师精彩地 “导”,由学生被动地学转向学生自主地学。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导学案编得“巧不巧”用得“妙不妙”在教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丰潭中学科学组组长田利敏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加强学习和研究,转变教育观念,展示了丰潭中学科学组大力开展课题研究情况,他们有区级立项课题4个,如陈荟吉的《初中科学前置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赵艳云的《我们的课堂在改变——“导学互助运用”的教学方法之研究》,张连杏的《初中科学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的实效性研究》,林梅的《初中科学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时间调控的策略研究》等;二是研究大纲,挖掘教材,聚焦课堂;人人开出公开课。三是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突出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是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更加适应课改的需要;努力克服学科综合、复杂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升;要不断提升新模式课堂教学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个性品质的得到发展。
“当代教育如果想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的话,除了要强调批判意识的培养以外,还要强调综合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这两点,过去的教育重视得是很不够的。”十三中历史与社会组长马莹老师在总结自己教研组时,就亮明自己的观点。马莹老师从三个维度给本组进行总结。一、社会组全体同仁积极投入新课改,大家积极开出公开课和观摩课。二、为了更加有效地投入课改,他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全组老师都参加了西湖区的学科培训。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小课堂,大社会”的时政演讲。在西湖区组织的慧眼看天下时政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等奖获得者余汪洋,二等奖获得者张劭音 。四是开展好各种活动,并组织好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工作。屈强校长、王芝平老师、陈娴老师、裘雪芳开展示课,取得较好的成绩。最后她指出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尝试在以下问题上有所突破:在本学科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发挥(怎么说话,怎么提问,怎么点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怎么把握?学科功能的实效性如何发挥?
10月策划首届学术节校本研修科学组活动方案“观有所思 研有所长”;组织科学学术节活动顺利开展,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课例交流,吸引了省、市、区学校科学老师前来观摩,取得良好的辐射效应。如果你是一位不知情的老师,你或许会断定这是一位区级教研员在陈述工作,而她是我们十三中的一位科学组组长杨千红老师。杨老师临近退休,却工作十分热情,投入校本教研工作。在这一学期中,科学组开出公开课25节,浙派名师1节、省级公开课2节、市级公开课2节,数量多、档次高,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研组。
丰潭中学社会组夏银娟老师从模式推进到学科建设这个话题出发,阐述了本组校本教研活动:有学习研讨、两地四校课改展示、模式推进、常态展示、学科化建设等方面内容,夏老师还专门介绍了教研组关于课型的研究,分为新授课与复习课,并进一步分为思政、历史、知识单元、热点专题。
丰潭中学数学组组长周云霞老师的主题为“我思考 我实践”,努力上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道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她认为上课的形很重要,但质更重要。她说,假如上课听不懂的是我自己的孩子,假如作业不会做的是我自己的孩子,假如……我们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会支配时间。
最后出场的是十三中语文组组长俞华芳老师,她说“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教育者是孩子的学生”。俞华芳老师从本人的教学实际出发,例举大量的学生作品,充分说明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为我们带来无限的生机!
汪建红校长做了重要讲话,她指出,我们是教育方针的忠实执行者,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大爱来培育我们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中等生有更大的进步,让后进生有滋味地学习,做到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本学期,我们的各教研组为学校的课改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教研组组长更加辛苦,希望在今天的汇报基础上,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落实在新的一年工作里,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会议由校长助理马锦绣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