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攻坚中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 2012年09月16日

      2012914星期五,我校召开教工大会,交流开学两周来先学后教导学课堂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全体教师出席了大会。代表发言的有董海霞老师、钟杨老师、马锦绣老师、汪建红校长和屈强校长。

董海霞老师先做了语文学科的经验交流。初二组的经验有:每周定一人听他的课;小组的计分老师报分数,每组的学生自己记;作文实行小组轮流写,每组每天轮到一位学生,A层的学生先写,最后写的是C层的同学,差的可以向好的学习,讲评作文也先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派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

其次是钟杨老师作了合作小组建设的情况汇报。如T型座位可以节省教室空间,每个同学有一个姓名牌,一面中文,一面英文,粘在桌子上。为了在小组内快速的收齐本子,也进行了多次训练,尝试了多种方法。还介绍了胡伟达老师进教室后如何用拍手,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方法。

然后是马锦绣老师作了《新课改——义务反顾》的讲话,他仔细分析了好、中、弱三类同学都可以在导学课堂中有收获,让人信服。还提出了目前需要改进的几点:一、小组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二、言行规范性,如讨论时起立等,三、黑板的利用,四、学法指导, 五,导学案的反馈,六、问题明确性,七、小组合作的培训,八、教师的点评,九、班主任的及时评价,这九点意见是马老师在近期听课后的思考,值得我们老师们研究改进。

接着,汪建红校长作了题为《课改攻坚中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的发言,校长看到课改的最主要的几个方面,一是小组建设,小组建设定成败,行政小组长一定要发挥作用,实现真正的小组合作,“对学”,“兵教兵”,不能出现“生霸”的现象——一个学生霸占了整个组的发言机会,所以,培养学生和培养老师同等重要。二、教师评价是法宝,评价时也要捆绑式的团队评价,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评价更为重要,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面貌和小组建设的成效。校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让老师们明确了工作的重点。

最后,屈强校长作了小结,他的看法也与汪校长一致,把此次会议的关键词概括为:文化建设、培训组长、教师评价。

新课改的道路还很长远,不断实践,不断创新,脚踏实地的迎难而上,不断攻坚,我们相信会走出适合自己的课改道路来。

汪校长讲话

屈校长讲话

屈校长讲话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