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学促进师生共成长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 2012年06月14日

让自学促进师生共成长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尝试 

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225400)   刘伯洋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为实在有用,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掀起了持久的课堂教改的大潮,其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检测----兵教兵(后教)----当堂训练。自学指导环节中,学生带着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自学,能快速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并积极思考问题,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然而,每节课都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自学、思考,会不会养成学生对教师自学指导的依赖,丧失独立思考、发现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力?“千篇一律自学指导会不会削弱教师的备课能力、降低精心备课的热情,阻碍教师的成长?下面,与大家交流我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化学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自学指导意在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第一,自学指导中发现规律,养成习惯。在化学课上的自学指导中包含了学习内容(即学习范围)、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学习要求(即自学思考题)等内容,在不同的课型中学习的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实验课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概念课要求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加强理解;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则要求学生先找出计算依据、步骤、注意点等,能模仿例题做对与之相类似的习题;复习课要求先快速回忆本单元基本的知识点,对不会的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有迹可循,找到了学习不同知识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这也验证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确,会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后即使不教,学生也能发挥学习潜能,并产生强大的创造动力。 

    第二,从思考题中发现问题,拓展思维。所谓自学思考题,其实就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阶段目标,是学习目标的细化,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自学活动后,学生对照自学思考题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弄清自己已学懂、学会的,找到认识上的模糊区域,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也为后面在教师引导下的交流、讨论做好准备。当然,只有经过了有效的思考 才能在检测中充分暴露自学过程中的不足。因此,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精选的思考题又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能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二、精心备好自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了学习的重点,避免了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那么,设置什么样的思考题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什么样的思考题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优秀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中等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学困生也能在大家的感召下尝试进入模仿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精心准备,备好思考题。

    第一,思考题的设置应由浅人深,逐层推进。如果思考题太简单,学生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也就失去了思考题的价值,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果思考题过难,缺少必要的铺垫和过渡,产生思维的大跳跃,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并会产生自我怀疑,最后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样的思考题不仅变成了摆设,还扼杀了 学生的学习力。因此,看似随意编制的思考题,其实暗藏着一条主线,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把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贯穿;暗藏着一把钥匙,逐层推进地帮助学生开启一道道思维之门。 

     第二,思考题的设置宜简不宜繁。在题量上,一次自学所编排的思考题宜在三题左右。过多的思考题会给学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会牵制学生较多的精力,影响教学难点的突破。在形式上,思考题的表述应像高速公路的路标一样,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冗长的表述反而延长了阅读时间,降低自学效率,影响自学效果。 

    第三,思考题的设置宜粗不宜细,要留给学生拓展的空间。初中化学知识点零碎,如果将诸多知识全部揉进思考题中,这种做法会造成篇幅的冗长,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宜将新、旧知识进行分类,留足时间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并用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应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第四,思考题的表述要明确具体,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发现。思考题表述不能大而空,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发现规律,并能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溶液组成时,让学生通过填写下表,学会对溶质、溶剂的判断。

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溶剂(状态)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固体)

水(液体)

碘酒

碘(固体)

酒精(液体)

酒精水溶液

酒精(液体)

水(液体)

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

水(液体)

 (斜体字是学生自学后完成)

    这样的安排既可巩固学生对溶质、溶剂概念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发现常见溶质、溶剂的判断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 

    第五,预留的思考时问要充足、恰当。如果自学、思考的时间不足,学生的自学就如同蜻蜓点水,不留印象,对新知识的理解肤浅,缺乏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果自学、思考的时间过长,就会造成课堂的冷场,降低课堂效率,更会造成学习上的松懈,养成 拖拉疲沓的习惯。把握好时间的尺度,需要教师对学情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和预判,是对教师教学功底的一种考验。 

     总之,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力,反而提升了学习力,多角度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教研能力,反而要教师转变传统的课堂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潜心钻研,精心备好每节课,备好每一次的自学指导、每一道自学思考题,真正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不也正是新时代下新型的师生关系吗?会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共同谱写课堂和谐之篇章。 

    

参考文献 

l.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0.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l:223.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