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培训会
2012年5月28日,十三中综合楼传来教师交流与合作的声音,今天在此举行小组合作学习培训会,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汪建红校长亲自主持并做辅导讲话。
汪校长说,本校采用的是以6人组成的小组,根据学生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小组合作有三层含义:分工学习、讨论学习、交流学习。理念是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汪校长指出小组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流于形式的较多,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我们十三中的小组合作应该追求真合作,把传统的优良做法移植到小组中去,在小组内深挖以及拓宽知识。把合作、探究与交流很好地融合为一体。上周我们学校的任睿老师,就是把这种表面化的做法进行很好的“扬弃”与创新,给安吉县老师一个很好的回答,即如何在面对知识层次较高的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这样要求我既要组建好小组,更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尤其是导学案。
今天,我们通过的班主任的培训,首先通过班主任组建好小组,把小组文化建立起来,周二通过班会课进行全员培训,既能让小组长知道自己的功能,更要全体学生知道,作为一个学生如何参加小组合作与交流,如何完成自己分到的任务。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每个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行政小组长和学科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行政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学科小组长应该是每一人担任,学科组长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汪校长讲话完毕后,要求大家进行讨论,如让班主任充当学生的角色,对子自己的组名命名、组训、组歌、组徽等进行设计。班主任们个个激情饱满,参与积极,并不是地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也不时地请教汪校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度过90分钟。
这次培训会采用理念指导与实践操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老师参与积极,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陈苍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