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效教学,共话语文试卷
——记杭十三中教育集团的教研活动
钱佳飞 林俊华 报道
“看似一份平淡无奇的试卷,看似一份格式化的试卷,其实饱含了我们多少心血啊!”与会的年轻教师在听完
首先公益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林聪华老师为大家详细地讲述了试卷格式上的要求。林老师说阅读文段和基础知识中引用的材料需用楷体,阅读文段的题目如“一颗小桃树”一般用仿宋体,除上述及卷头外均用宋体。除了字体外,不同的部分字号要求也不一样,试卷的开头字号需用“小三”,文段的题目一般用“小四”......林老师还强调对于格式还要做到“6检查”:检查1——所有标点是否在中文状态下输入:检查2——个别题目着重号是否添加;检查3——间隔号是否使用;检查4——文言文中的注释是否上标;检查5——散文中赏析的语句和文言文中翻译的语句是否在文中画上横线;检查6——原文中是否出现标点失误情况。林老师的细致讲解令在场的各位语文老师心生佩服。
接着俞华芳老师结合杭州市今年中考试卷和自己实践为我们细致深入地讲解了她心中一份好试卷的标准。她说一份试卷必须拥有两个性 ——科学性和人文性。俞老师说从科学性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做到:精心布好点,忌盲点凑点(从全局出发,避免拼凑现象);把好难易度,忌偏题怪题,俞老师说设计题目时不能把出卷老师的比较全面的答案设置为学生的答案,如11年初三的试卷12题“文中那些‘住在自己的美好里’的生命各有怎样的表现?” 答案设置为答出三点就给满分(完整的答案有六点);试卷题目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忌模糊死板;答案要合理,忌脱离实际。从人文性的角度看,俞老师认为尽量要求原创,这样才能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公平性。选材还须具有时效性,富有人文气息科学精神,体现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结合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营造真实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做到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最后俞老师说道构思须体现仁爱之心。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使大家明白原来看似简单的一份试卷,包含着大到选文试题,小到标点符号,无不饱含承载着出卷人的智慧结晶,如果作为学生的你看到这篇报道,会有怎样的感想呢?请认真对待每一份饱含教师心血与汗水的试卷,那不仅是一份试卷,更是教师对你们沉甸甸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