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陈佳妮+教育实习个人总结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 2011年11月08日

我是于2011年10月10日正式进入杭州市第十三中学进行教育实习的。期间我被分配到初一(6)班进行科学教育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这近一个月的实习,不但让我在专业教学、班主任工作上学到了很多,更多的是让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让我对中学生有了更全面的的了解。

本次教育实习即将结束,在这收获的季节,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就本次实习总结如下:

 一、科学教学工作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在踏入中学校园前就必然已经接受过教育培训了。就本次教育实习而言,在进入中学前我们就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育准备周,专门为进入中学做准备。与我们真正的中学最大的不同是,坐在讲台下的学生是由同班同学所扮演。如此一来,就与真正的课堂教学相差甚远,因此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上讲台的胆量之外,真正的教学技能并没有很大的提高。甚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试讲与教学实际脱节,许多教学设想都是照搬教参,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正情况,对真正的教学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

而到了学校,由于学校安排我们先听两个礼拜的课,让我在这两个礼拜充分认识到现在的中学生有广泛的知识面,旺盛的好奇心,以及非常活跃的课堂氛围。这一切的真是都是与我们之前试讲时所设想的学生完全不同的。

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第一次上课,上习题课前,尽管我已经做了课前充分的准备,但还是被学生问倒了,犯了知识性的错误。这次上课,让我真正了解到“备学生”的重要性。备课包括五个方面: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活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因此,备课并不单纯地备教材,其它方面也要充分准备,尤以备学生为突出。备课过程中,对每一个问题的设置,每一步思路的安排,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课堂组织有条不紊。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上课的反应,如果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备课过程要准备充分,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随机应变。

本次教育实习,还有一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作为一个新老师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课堂掌控能力差。由于平时是同学间的交流,大家水平相差不大,所以这一点很难发现。但本次实习,在听指导老师上课时,这一点就很直白地显现出来了。教学过程要以“导”为主。“导”是指引导、诱导,引学生认知、领学生思考,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反应,师生互动,教师主要是做学生的拐杖,起辅助作用,诱导学生,如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和独立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巧用问题、以发问的形式启发学生。但是提问引导是很需要技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创造一些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二、班主任工作
    作为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不仅需要协调好各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以便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有用人才,班主任无疑肩负神圣而又重要的职责。

班主任工作这一块,我带的是初一(6)班。初一(6)班共有48名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活跃的班级。针对这样的班级,我首先通过进班级接触,将相对比较活跃的同学给记了下来。首先与班级的“活跃分子”的距离拉近,这样有助于我维持班级的秩序。然后,是班级的常规工作。我班同学到校的时间往往比别班的同学要早,所以,我每天都会早起督促学生按时早读,在第一节课下课后与他们一起参加广播操。期间,参加过一次由班级同学组织的班队活动,也为他们上了一次有关“纪律与学习习惯”的班会课。同时,也积极与班主任老师交流一些班级现象,班级中个别同学的表现,争取做到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班级了解同学。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责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荣的,老师所付出的劳动也是异常艰辛的。但能够有幸加入太阳下最光辉的一列,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光荣。 实习虽然辛苦,工作虽艰辛,但我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了自己劳动得到回报的喜悦,每天,感受那声“老师好”中所蕴含的被信任的幸福。总之,通过实习的一个多月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觉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说,我们的实习只不过是我们以后教育工作的一种开端它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