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孩子的想象构建现代学校
---记西湖区教育局钱志清局长省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
第一环节由课题负责人西湖区教育局钱志清局长从四大方面给在座的专家和课题组成员们阐述了本课题的意义的研究目的。第一、钱局长对西湖教育区域分布和西湖教育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西湖区的教育发展不能离开西湖这一背景,西湖区这一城乡大框架,主城区较大。西湖区教育经过了两次城市化的发展后,现在正面临了第三次的城市化发展。第二、钱局长告诉在座的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西湖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经经过了一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如今的教育改革目的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让城乡统筹发展,学校内部统筹发展等;让更多的学校寻求特色并发展。同时钱局长指出理想的现代化的教育一定是与个性化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适应学校,而是让学校、教育来适应学生。第三、钱局长提出基础教育下一轮如何发展,西湖教育下一轮如何发展,我们必须理清思路。钱局长说:搞教育的人必须要有教育理想、要有对教育的万分热情,如何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不断实践摸索,本课题正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第四、钱局长还分析了杭州市目前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了他对目前西湖教育改革的三个观点:集团化的办学模式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教师结构的改革是为了学校、教师的更好更快发展,让更多的老师优秀起来;所有这些变革都有着历史积淀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同时也是名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最后,钱局长指出而本课题是在现行教育背景下区域范围内提出的,是为了能让十三中办成更好学校的一种理想实践,第三次城市发展对教育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如何推动教育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本课题的总目标。此课题也体现了十三中领导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较其他学校先行一步,也是走现代名校路线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同时钱局长也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一些困惑,希望在座的专家能多多指点迷津。
第二环节由课题实验学校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汪建红给在座的专家和课题组成员阐述了十三中承担本课题研究实践基地的背景意义、十三中已经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实践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十三中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前期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在本课题立项前十三中在学生、家长和老师层面做了大量的调查、访谈,整理了大量学生、家长心目中的现代学校,汪建红集团总校长也给在座的专家成员们展示了十三中部分孩子们心中的现代学校。然后告诉专家们十三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解了系列子课题,本年度就有9项子课题在2011年度中立项,有16项子课题在集团立项。虽然目前的教育是比较冷酷的,但十三中对此课题研究的热情充分展示了十三中人对现代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对教育的满腔热情。最后汪建红总校长还向在座的专家汇报了我们作为实践学校今后的研究安排和思路,希望能得到在坐专家更好的指点。
汪建红校长向在座的专家成员阐述十三中作为实践基地所做的准备和计划
第三环节专家门指点迷津。先是杭师大林正范校长提出本课题课题立意相当高,但现实束缚较大。此课题是一个比较的综合性课题,它不仅仅研究教师队伍,教师教育,学生社团等等,而是立足于孩子的想象,涉及到学校综合发展,学校整体的发展,不按照现代教育理论,所以本课题需花大量时间了解孩子们的想象,并且要系统化,再通过整理,让大家了解初中学生的理想、期待的学校究竟是什么样的。例如学校环境,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管理制度,学校的特色等等。林校长指出按孩子的想象需立足于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征,而这一点会受学校的现实,家长,社会现实的干扰,从而使孩子产生的想法有正常的与不正常的,所以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师生关系是现代学校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在实践中发展,总结出值得重视的经验。核心: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
接着是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博士导师方展画院长他首先充分肯定十三中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是有非常雄厚的研究基础的,其中十三中刚结题的作业改革中提出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作业体系”这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果而且非常不容易。他指出:西湖区教育局长、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能把推进小课题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让“课题改变教师”,说明我们的局长和校长都有培养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方院长指出目前好多地方提出的现代教育更多立足于成人的想法,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到是否适合我们的孩子,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是一种先进教学理念和教改模式的改变,这一过程肯定是比较艰辛的。方院长希望我们能真正把学生的问题形成教学的问题,形成我们教育的问题,我们做教育研究的人要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以现在十三中教育集团需要明确本课题的主攻方向和清晰的思路,他建议可将研究重点放在: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两年研究时间,最终形成十三中自己的特色。
然后杭州市教科所施光明所长接着前面两位大师的发言先阐述了他对十三中的定位,他认为十三中已经从十年磨合走向和谐,十三中的特色是和谐、民主、生本,他相信“和谐、民主、生本”的教育理念会成为十三中的传统文化。施所长认为按孩子的想法办学这一想法早已被先人提出,本课题的命题不新,但已经很久没有被提出。这是一个理想的命题,也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命题,因为学生三年一届,学会的想法会变,理想的学校不能一成不变。所以理想主义的课题需要从技术上特殊处理,需要寻找现实的研究支点。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现代学校制度发展设计出让学生直接受益的制度。这就需要建立民主治校,民主办学的理念,因为学生喜欢学校很大程度取决于与他最直接接触的老师。最后施所长指出:好多学校的办学都在寻找传统,十三中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他坚信十三中的校长是一个有能耐的校长,一个有能耐的校长,不是寻找传统,而是要把自己变成一种传统,同时把传统变成一种学校文化。
我们也相信十三中“和谐、民主、生本”的教育理念会成为十三中传统的文化和教育理念。
最后会议在周俊老师的两个案例中结束。课题组的成员们都受益匪浅。徐社东老师说:会在接下来的研究时间内,思考如何在考试升学压力下开展此项课题。
十三中教师发展中心供稿 金波老师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