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2011年各类立项课题一览表
中学:重点课题15项、一般规划课题38项、专项新课程12项、小课题17项
序号 | 学 校 | 课题题目 | 负责人 |
重点课题(15项) | |||
1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构建一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 | 陈竹根 |
2 | 翠苑中学 | 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重其学为学生创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环境 | 何 滨 |
3 | 翠苑中学 | 培养初中学生学做"真人"的载体创新与实施途径研究 | 彭盛芳 |
4 | 杭州丰潭中学 | 走特色之路,做最好自己 | 周华松 |
5 | 西湖高级中学 | 全心教育:高中小班化背景下学校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王靖宇 |
6 | 杭十五中西溪中学 | 初中发展性课堂有效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 计国勇 |
7 | 三墩中学 | 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促学校深度发展的实践研究 | 邵建洪 |
8 | 三墩中学 | 集体备课在实现“轻负高质”教学中的功能和策略研究 | 吴桂根 |
9 | 三墩中学 | 寻求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最佳融合点的教学研究--构建三墩中学特色的“三步曲”课堂教学模式 | 谭宏 |
10 | 杭州市袁浦中学 | 基于学案导学的234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 袁法兴 |
11 | 十三中 |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的生成与回应策略的研究 | 潘云芳 |
12 | 公益中学 | 民办初中基于轻负高质有效教学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 潘志平 |
13 | 周浦中学 |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 江凌 |
14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王辉 | |
15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语文写作指导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 | 张英飞 |
A类规划课题(38项) | |||
1 | 西湖职高 | 以渗透式“3+1”模式重构中职数学课程框架 | 方新军 |
2 | 杭州市留下中学 | 生源结构变化下城乡结合部公办初中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 余春波 |
3 | 西湖高级中学 |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PIR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何玉春 |
4 | 西湖高级中学 |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德性”策略研究 | 张利萍 |
5 | 西湖高级中学 | 小班化背景下手持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 严兴光 |
6 | 公益中学 | 以“牵手”活动为载体的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 巫献红 |
7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城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及对策的实践研究 | 张丽娜 |
8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改善高中生“心智模式”的个案研究 | 隆海荣 |
9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呵实施的实践与研究 | 周晓红 |
10 | 钱塘外语学校初中部 | 提高初中年级组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 | 方远 |
11 | 三墩中学 | 初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 楼超先 |
12 | 上泗中学 | 初中语文给力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 | 孔建美 |
13 | 杭州市袁浦中学 | 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 | 江绪先 |
14 | 十三中 | 构建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之一 | 汪建红 |
15 | 十三中 | 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研究 | 曹树宏 |
16 | 公益中学 |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 李岩 |
17 | 西溪实验学校 | 在轻负高质中巧用音乐学习本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发展与提升的实践研究 | 江岚 |
18 | 翠苑中学 | 三维开放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 李绍富 |
19 | 翠苑中学 | 减负背景下初中科学"自助餐式"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 颜士才 |
20 | 杭州丰潭中学 | 依托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 林久杏 |
21 | 杭州丰潭中学 | 初中体育常态课中动态分层的实践研究 | 李俊杰 |
22 | 西湖高级中学 | 基于小班化的高中地理“三层六步”习题讲评模式的实践研究 | 李志春 |
23 | 西湖高级中学 |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35”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桂艳溢 |
24 | 西湖高级中学 | 高中小班化背景下生物阅读教学“设、引、炼”模式的研究 | 富丹青 |
25 | 西湖高级中学 | 高中小班化下“学•教•考”三位一体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王毅 |
26 | 杭十五中浙大附初 | 问题行为学生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 舒艳桃 |
27 | 钱塘外语学校初中部 | 初中学生科学学科能力分化点的研究 | 王琴 |
28 | 杭十五中西溪中学 | 初中数学“知识认知与能力拐点”的分析与研究 | 郭红 |
29 | 三墩中学 |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 姚坤扬 |
30 | 杭州民办东方中学 | 依托心理导师制的寄宿制中学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苏巧彩 |
31 | 上泗中学 |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三三”研修模式研究 | 骆海燕 |
32 | 上泗中学 | 基于“BEE小组”的初中英语“后三分之 | 徐雪婷 |
33 | 上泗中学 | 小语段,大作为----初中英语语段阅读教学研究 | 莫艳妮 |
34 | 上泗中学 | 农村初中英语晨读策略改进的研究 | 张陈华 |
35 | 十三中 | 基于学生意愿的社团活动实践研究 | 李 姝 |
36 | 公益中学 | 新中考政策下初中学生体育训练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 陈真伟 |
37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科技“特长生”培养“课程资源包”的建设研究 | 应玲红 |
38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校本培训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 李玲 |
专项新课程课题研究(12项) | |||
1 | 区教师进修学校 | 小学英语口语能力测评机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吕枫 |
2 | 公益中学 | 基于新闻媒介的九年级英语生态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 | 胡美如 |
3 | 西湖高级中学 | 基于小班化的高中英语“活性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 赵媛媛 |
4 | 杭十五中浙大附初 | 以二次备课为载体提升初三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 方静 |
5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初中学生电功和电功率迷思概念转变的策略研究 | 罗红霞 |
6 | 杭州市留下中学 | 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形态的实践与研究 | 郑惠娟 |
7 | 杭州市留下中学 | 基于“生活逻辑”的初中美术“生活课堂”的 | 叶毅青 |
8 | 杭州丰潭中学 | 初中体育省编《必选内容》体操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 庞中治 |
9 | 杭十五中西溪中学 | 优化作文教学设计对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策略研究 | 朱涵 |
10 | 西湖高级中学 |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数学学生个性化辅导之“说错题”策略的实践研究 | 张仲庚 傅秋萍 |
11 | 上泗中学 | 初中语文有效整合写作资源的教学策略研究 | 翟海燕 |
12 | 上泗中学 | 铁环滚滚 运动无限——以“运动圈”为 | 陈旭明 |
B类小课题研究(17项) | |||
1 | 西湖第一实验学校(中学) | 利用图式理论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 | 朱桂娜 |
2 | 杭州市留下中学 | 分层式任务单在初中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尝试与研究 | 祝匡浩、傅建锋 |
3 | 杭州丰潭中学 |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研究 | 陈昳 |
4 | 西湖高级中学 | 高中物理小班化情境教学“导——析——馈”策略 | 范勇 |
5 | 翠苑中学 | 初中科学作业二次批改的有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 汪冬燕 |
6 | 杭十五中浙大附初 | 促进初中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 李淑杰 |
7 | 杭十五中浙大附初 | 巧用“放大镜”原理 让作文回归生活本源——初中“生活作文”实践探究课题方案 | 沈小燕 |
8 | 杭十五中浙大附初 | 基于“小组博客空间”式的作文探究教学实践的课题方案 | 叶汝香 |
9 | 杭十五中西溪中学 | 初中历史与社会“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徐小明 |
10 | 杭十五中西溪中学 | 初三数学认知“拐点”的分析与研究 | 沈文敏 |
11 | 三墩中学 | 落实每天一小时课间体育和人文体育活动的研究和实践 | 马剑英 |
12 | 十三中 | 尊重学生意愿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 甘晓仙 |
13 | 十三中 | 我的地盘我做主——班干队伍建设的尝试研究 | 邱 萍 |
14 | 公益中学 |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 彭玉兰 |
15 | 公益中学 | 以解题反思为切入点,提高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 丁新宇 |
16 | 公益中学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 许岚 |
17 | 保俶塔实验学校 | 释放初中德育课程的合力 | 刘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