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学生学习负担更轻,让我们的老师更加幸福
----- 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与教改行动的实践研究
研讨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展开,首先他们听潘云芳老师简单介绍了该课题前期所做的一些事项。从潘老师的课题电子档案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课题做得非常实在,其中内容也非常丰厚和充实,并且他们课题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详实的记载和适当归类,其中还收集好多学生的不等于常规的作业展示(拍成照片存放在潘老师的课题档案中)。
接着虽然没有深入到十三中的课堂,但潘老师给我们准备了两个录像,一个是他们针对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展示活动,另一个是他们以课堂作业为主题的一位数学老师上的初三数学习题课展示。从他们的两个录像中可以看出,在十三中已经形成主题校本研修的特色,他们的研修是真正让老师参与思考,并通过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他们在作业研讨中将“头脑风暴法”应用到教师研修中,是教师的参与度有明显改善的原因, “信息收集单”的应用,使教师研讨过程有了具体的支架。在五个小组的发言和记录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积极的共识,老师们都认为不管是作业的布置还是作业的设计均要尊重学生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策略,在作业的批改和反馈中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一致认为最有效的批改方式是面批,面批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最有针对性,当然,作业除了面批之外,还可以采取互批,分层批,优秀作业展示等方式进行同
作业是我们教学过程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正是这一小小的环节,如果做细做好,相信就可以大大的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让老师也能真正地从整天改作业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教师生涯过得更加幸福。
最后研讨之余我们还让十五中的吴芳老师和十三中的潘云芳老师分别针对她们的美国之行简单介绍了她们眼中的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以及可借鉴之处。今天我们第三组的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下愉快地结束了我们的研讨,可以说收获非常多,同时心情也特别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