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写作教学的动情点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 2010年09月10日

追寻写作教学的动情点

              ————记新学期集团语文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

 

今天下午1:30,杭十三中教育集团的语文教师在杭十三中综合楼四楼报告厅齐聚一堂,举行了新学期的第一次集团语文教研组活动,并共同学习探讨新学期新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会议由俞华芳老师主持,苏毅老师做作文写作教学方法的精彩演讲。

为进一步促进杭十三中教育集团“生命化叙事”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苏毅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老师们分享了他数年来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 “为情所动有感而发——谈作文动情点教学”。

苏老师以温州市2008年中考作文试题“下雨天真好”为研究切入口,指出当下中学生作文空洞、情感麻木等弊病,他提出作文是“内心的体验与人生的感悟”的观点,写作要“充满心灵的感动”,才能有感而发,写出真挚感人的好文章。在研究实践上,苏老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作文实践课“吃的故事”来分析“动情点”教学的方法,首先要“寻找动情点”;其次是“写好动情点”;最后是“提升动情点”。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写作,“做一个有情感的人,做一个会思考的人”。

俞华芳老师在总结写作教学经验时提到,我们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动情之处,生活与自我发生碰撞时必定会有表现的形式,比如微笑、惊呼、叹气、回眸等,我们要引导学生挖掘这一表现的背后的小小的故事,去感悟这其中的意义。而要想让学生写出动情的文字,“教师首先要动情”,语文教学是师生“情感链条的相互联系”,只有“考虑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才能“让学生有一副丰富的感官”,才能更深刻的体会生活,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需要不断地追寻我们教学中的动情点,让我们的教学不断地在学生中发生情感和思想的碰撞。

最后,老师明确了本学期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包括绿色阅读节精读孔子经典,阅读节考级,朗诵比赛,青年教师五项评优活动,区市优质课评比等情况,老师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活动,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有序系统的开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最好的方法,语文教学的精神就是要把我们的“阅读精神”和“养成教育”精神始终贯穿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语文组供稿供图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