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
关于2022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通知
各教研组、备课组:
现将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1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及其额度
教研组、备课组各申报1个规划课题,一个组内有多个课题,负责人要更换。教师个人可申报小课题1个。
二、申报范围
1.凡普教、电化教育等教育领域内的研究课题均属申报范围。
2.凡教学、德育、管理、教育技术、干训、师训、团队、心理健康、小班化、家庭教育指导等研究课题均属申报范围。
3.一般性的工作研究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三、课题类别
本年度的课题立项实行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分类立项。具体按以下类别进行申报立项:
1.教学专题研究类(代码01):凡属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学科教学、学教方式变革、教学技法创新、作业改革以及学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2.教师教育研究类(代码02):凡属教师专业发展、校长专业发展和校本培训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3.德育工作研究类(代码03):凡属学科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公民教育、公共空间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班级管理及团队工作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4.教育管理研究类(代码04):凡属学校行政管理、党建工作、教职工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装备与安全管理以及社团工作、小班化教育和特殊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小班化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学科研究课题纳入教学专题研究类)。
5.信息技术研究类(代码05):凡属信息技术学科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6.课程建设专项类(代码06):凡属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评价以及课程整合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7.美好教育专项类(代码07):课题需要围绕学校内涵发展、“人”的国际化等展开研究。
根据上述分类确定后,分别按以下两种不同的形式申报:
规划课题:研究的内容具有综合性,选题相对较大;研究期限为1~2年;课题负责人为1人,课题组署名最多为5人,符合上述要求的按规划课题(代码G)形式申报。
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选题的切口较小;研究期限为1年,课题负责人为1人,课题组署名最多为2人,符合上述要求的按教师小课题(代码X)形式申报。
四、申报办法
1. 课题申报人需上交详细的研究方案电子稿。电子稿上交到:云盘-教科研-课题-2022课题-2022课题方案评比相应文件夹。
2.材料上交截止时间:2022年3月16日【周三】。
3.申报规划课题的不超过5000字的活页研究方案,申报教师小课题不超过3000字的研究方案。
4.规划课题活页研究方案和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电子稿统一要求Word格式。电子稿命名“姓名+课题名称”。
五、奖励办法
各校区将统一组织人员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获奖率95%,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学期绩效考核中予以加分,奖金:一等奖100元,二等奖70元,三等奖50元。
2021年3月1日组织评审,由集团统一公布结果并颁发奖状。
各校区将择优推荐课题方案参加西湖区2021年度的课题申报。
六、说明
严禁抄袭、文责自负。各校区要进行电子扫描打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评奖资格,并报集团备案。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
2022.1.20
Xxxxxxxxd的实践研究
【规划课题研究方案 参考框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聚焦问题:体现深刻性(镜头一、镜头二),或者数据分析:调查数据引入
1.xxxxxxxx
镜头一:
2.Xxxxxxxx
镜头二
3.
(二)问题分析【针对聚焦问题分析】
1.
2.
3.
(三)研究意义
1.有利于……
2.
3.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简要】
(一)国内xxxxx
1.
2.
3.
(二)国外xxxxxx
1.
2.
3.
综上所述,……
三、概念界定
1.
2.
3.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结合本题的阐述)
五、研究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问题--目标---内容---思路)【条目化】【目标和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1.
2.
3.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条目化】【非常重要】
1.
(1)
(2)
(3)
2.
(1)
(2)
(3)
3.
(1)
(2)
(3)
……
(三)研究思路 【做一个框架图,一般来说就是把你研究的目标纳入本框架中。这个框架很重要,可以参考他人的做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上述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确定如下研究思路(见图4)。
(四)研究方法 【简单】
1.
2.
3.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定研究时间为1年(2016.3——2018.3),研究思路及阶段划分如下图所示:【做的活泼一些,好看一点】
六、研究组织(即那些人参加,这些人已有什么研究成果)
七、研究条件(已有成果对本课题的影响、经费、领导重视之类的)
八、预期成果
1.文本成果
(1)课题研究总报告
(2)发表
(3)典型案例
2.电子成果
(1)如制作报告电子文稿
(2)如制作课堂教学录像
参考文献
xxxxxxxx的实践研究
【小课题研究方案 参考框架】
以《初中语文课外思辨性阅读研究》为例
一、对研究问题情境性分析
1.场景描述【问题聚焦,即暴露教学中的问题】如:
(1)任务完成式
(2)人云亦云式
(3)碎片理解式
2.现状分析【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
(1)
(2)
(3)
3.研究意义【指通过本研究有哪些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促进、有助于等词】……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
(2)有利于 对文本有建设性的理解
(3)有利于 主观的思辨性的能力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就是概念界定,简练一些】
1.思辨性:
2.课外阅读
3.思辨性课外阅读:
特点:
(1)深刻性、
(2)批判性、
(3)全面性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指向【就是研究目标】
1.促进学生提高对名著的阅读能力
……
2.促进学生提高对名著的欣赏能力
……1-2行字说明
3.促进学生提高对名著的独立的理解
4.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研究内容【与你的目标一致】
1.建构一个思辨性阅读的名著支架
……
2.构建一个思辨性阅读的时文支架
……
3.搭建一套思辨性阅读的活动载体
……
4.开发一套思辨性阅读的媒介系统
5.构建一个进阶式阅读的评价系统
(三)研究方法【与你的内容有关系】【也可以不要写】
(1)实践法
(2)文献法
(3)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框架【做一个框架图,一般来说就是把你研究的目标纳入本框架中。这个框架很重要,可以参考他人的做法】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拟定研究时间为1年(2016.3——2018.3),研究思路及阶段划分如下图所示:
(六)预期成果
1.文本成果
(1)课题研究总报告
(2)典型案例
(3)
参考文献
附件
2020年西湖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选题指南
(仅供参考)
一、最新研究方向
(一)数据驱动类
1.基于数据的学科精准教学
2.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
3.基于数据的校本实证教研
4.基于数据的教与学智慧评价
5.精准教学关键问题研究
6.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课程体系建设
7.数据素养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8.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学前教育的应用
(二)深度学习
1.基于大概念的学科教学
2.基于高阶思维的学科教学
3.基于差异化的课堂教学
4.项目化学习
5.STEM学习
6.混合学习
(三)双减工作
“双减专项”课题关注“双减”政策下的学校回应,可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包括作业管理机制建设,作业设计和指导,作业科学评价等。
2.学校课后育人活动。包括课后服务内容组织与开发,课后服务管理、社会资源协作等。
3.校内学足学好。包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困生补习辅导与答疑,考试评价改革等。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二、教学专题研究类课题
基于学科标准的命题研究
国家课程的学科拓展研究
学为中心的教学常态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信息化学教常态研究
课程整合视野下的生态学习方式研究
单元整组习作教学的课型、路径、策略、方法与典型案例研究
基于课标的统编教材核心目标落实研究
基于学情的统编教材核心目标落实研究
多感官体验教学实践研究
学科教室建设实践研究
学科教学规范、教研组建设等改革的实践研究
建构个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设计、制作与使用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学段架构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指导话语体系建设
区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教材插图的解读与分析研究
学科教学教学板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统编教材的解读与使用
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课程育人”落实策略研究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三、教师教育研究类课题
区域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的实践研究
优化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和路径研究
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提升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菜单式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与策略研究
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师培训创新模式研究
0—3年教师培养路径设计与实施研究
名师工作室高效运行的途径和策略
义务教育教师教学工作时间结构研究
教师流动制度的实践路径探析
四、德育工作研究类课题
基于校本视角下的德育精品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德育指南视域下的五大德育内容(暨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研究
班主任梯队建设和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研究
新生入学主题式活动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与维护的实践研究
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识别方式研究
心理危机学生家、校、医多方联动,共同干预的实践研究
学生学业压力管理研究
教师惩戒与校园欺凌防治问题研究
家校合作的本土化实践研究
五、教育管理研究类课题
学科命题研究
非纸笔测试评价设计研究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
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建设实践研究
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研究
教学诊断提升质量的实践研究
考试命题管理机制校本化实践研究
分项等级评价校本实施创新研究
作业评价实践研究
考试与评价校本化实践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研究
学业成绩增值性评价研究
健康学校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内容架构研究
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运作流程研究
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推进项目研究
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典型示例研究
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校活动测评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目标促评”下的低年级模块游考的实践与研究
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绩效指标与评价机制研究
大数据时代教育科研管理的变革
区域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制的探索与实践
指向学生真实成长的区域教科研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研究
创新基础教育系统教育科研激励机制的路径
六、信息技术研究类课题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面向课堂深度合作学习的交互会话改进研究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研究
城市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
STEM教育视野下的翻转课堂范式研究
基于移动网络的课堂互动反馈平台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智能导学技术研究
面向特长生的微信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
虚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课程建设专项类课题
研学旅行课程的整合设计与协同实施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实践活动类拓展性课程建设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校课程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学段/方式/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细化研究
基于学段/方式/主题的拓展课程实施路径与载体的研究
基于学段/方式/主题的拓展课程推进策略的实践研究
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拓展课程体系研究
拓展性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拓展性课程分级序列化教学体系研究
拓展性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研究
STEAM框架下小学课程整合行动研究
四维目标驱动式拓展性课程的建构研究
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策略及其典型案例研究
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
中小学STEM教育项目开发的实践研究
提升基础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学校实践研究
指向教师课堂研究的参与式学时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八、美好教育专项类课题
新时代美好教育的校本实践
基于美好教育教师全程化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与载体创新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生国际化视野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生国际化素质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生国际化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的学校内涵发展路径的实践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创新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机制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教育国际化校本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学校教师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美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本土教师国际化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