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前世便已经注定
——
经常有同学来询问,“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和矛盾?”
对这个问题,我们从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露易丝?海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一书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一)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前世便已经注定
我们每一个人,注定要在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间,出生在这个地球上,做某一对夫妇的儿女。我们来到世上是因为我们有许多原因要来这里,包括我们的性别、国籍、肤色、智愚等等,都不是偶然形成的,甚至我们的父母是好是坏,家庭环境是穷是富,也都一样,我们无法希望这已成定局的一切可以改变,恰如自己理想的样子。
所以,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不可以单方面地埋怨父母,甚至把所有的过失都推到他们身上,指着他们说:“这一切都是你们造成的。”实事上,在我们未出生以前,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父母,心甘情愿地要做他们的子女。
我们每个人都与父母有缘。我们从小依赖父母,一心一意地跟着父母,学习他们的那一套信仰和制度。等到我们长大,遇上种种经历,便将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停地、重复地去实行。
(二)我们的父母其实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在生命无尽的旅程当中,我们来到这个星球,选择做人,选择自己的性别、肤色、国籍,然后我们选择了各自的父母。
即使一切并不如意,但这些已经不可改变。能有好的父母,固然可以给我们作为模范;就算他们多有不足,那也是给我们提供了学习改善的机会。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才有我们,我们要懂得感恩。至于父母的不是,我们认识到了,就不要重复它;如果再犯,便是自己错,不是父母错了——因为他们已经以他们的错误方式示范给你看了,也就等于教育了你。
我们拜访这个星球,就像来到一所学校。如果你想当一名美容师,就去一所美容学校。如果你想当一名机械师,就去一所机械学校。如果你想当律师,就去一所律师学校。你选择的父母身上正好具备了你想要学习和超越的东西。
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总在指责我们的父母:“这全都怪你们!”不过,不要忘记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他们。
(三)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会重复我们父母的情感模式
这无所谓好坏对错,这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家”的认识。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现在已经不再是童年了,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仍然像对待我们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一样。有多少次你找了一个“只是像”你的父亲或母亲的人或老板?
同时,我们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我们自己。我们用同样的方式责备和惩罚我们自己。当你用心倾听时,你甚至能听到那些词汇。如果当我们自己是孩子时接受了爱与鼓励,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爱我们自己、鼓励我们自己。
“你从来没有做对过任何事情。”“都是你的错。”你是否时常也对自己这样说?
“你真棒。”“我爱你。”你是否经常对自己这样说?
(四)可是,我们不能为这些责怪父母
我们的父母不可能教会我们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你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们自己,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懂得如何教你去爱自己。他们只是竭尽全力,把他们在孩提时代学到的东西,依样画葫芦地教导给他们的孩子。如果你想更多地理解你的父母,就应该更多地倾听他们童年的生活;如果你抱着同情心去听,你会了解他们的恐惧和严格出自何处。这些“对你实施如此方式”的人与你有着同样的害怕和恐惧。
有同学来咨询的时候曾经说到,做父母也要有“上岗证”才能上岗,这意味着孩子们已经认识到了为人父母也要与时俱进,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长大。
是的,父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父母爱我们,我们也爱父母。
关于《生命的重建》一书,是由美国作家露易丝·海编著的一本宣传健康观念的书籍。作者在书中倡导“整体健康”的观念,揭示了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从而开辟了重建生命整体的完美道路。知学博士、《爱,医学与奇迹》的作者伯尼·S·西格尔,这样评价此书:“一本帮助我们找到自尊和自爱、重新构筑自己生活的伟大著作。”名著《自我实现的冒险》的作者戴夫·布朗,如此评价该书:“假如我不幸被抛弃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而命中注定只能携带一本书,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露易丝·海的这本伟大的著作——《生命的重建》。”
王芝平
2015年10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