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三个白痴》观后感
初一(13)班 黄偲政
“All is well !” “All is well !”当你在生活坎坷艰辛的时候,你有这样安慰过自己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可是现在,我学会用它来哄那颗脆弱的心,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会告诉我的心“一切顺利”。当然,是在看了《三个白痴》这部影片后。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部片的片名时我感觉十分搞笑,的确这部片子在感人肺腑的同时也不是会让你捧腹大笑。影片中融入了很多生活哲理,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我认为还不如说他是一节饱含人生哲理的教育课,是一节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人生课。
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在这样一个压力颇大的环境下,三个主人公的友情也在此展开,一个个煽人泪下的小故事展现在了荧屏之上:拉朱因为酒醉惹事被勒令退学跳楼,在医院里兰彻和法涵想尽各种办法唤醒他的意识,并最终令他苏醒而热泪满面,此时,荧屏下的我心中早已热血沸腾。法涵最终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而父子相拥,我的泪水也情不自禁的充满眼眶了。三个伙伴一次又一次通过他们深厚的友谊来战胜困难,我也一次又一次为他们而高兴。三个伙伴最终再次相遇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又怎能不让我开心地笑呢?三个好伙伴用他们最最真挚的友谊收获了无数感动与欢乐,用它们之间那种深深的爱来战胜无数困难和坎坷。生活是有苦有辣,有悲伤有喜悦的,但你身处绝境的时候,好朋友是唯一能和你同舟共济的,我想这是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一点吧。
当然,这部影片的教育意义也十分重大。不管是“病毒”口中的:“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或是“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都是引发我们深思的。我们生来是为了什么?仅仅为了工作、为了竞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自己质问一下自己的。“你明明爱摄影,却跟机械结婚”,“这个家族女的必须当医生,男的必须当工程师”,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是这样活着的呢?但是,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家都懂的,做自己想做的,活出自己人生的价值。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这样去做了呢?大家总是以为只有工程师和医生这样的职位才是好的,所以便疯狂地去学习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但他们忘了一点: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三个白痴》这部电影用那患难与共、真真切切的友谊来让我们感动,在感动我们的同时又告诉我们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自己想做的,活出自己人生的价值。只要你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请记住告诉自己“All is well !”,大胆的去活出自己独特风采吧!
成功的标准
观《三个白痴》有感
初一(14)班 王林敏清
《三个白痴》?一听这个名字,我便想起了《大话西游》、《喜剧之王》等的喜剧片的内容。原来老师在学习之余,还要给我们看点喜剧片来放松一下啊!带着这样一个疑惑与感叹,三个白痴的故事已经开始了。
极神奇的,影片的一开头便是法汉坐在飞机上,接到一个电话后,通过装死成功迫降了一趟飞机。紧接着打给他的好友——拉杜,而拉杜接到这个电话后也同样的震惊,居然连裤子也没穿便奔出了家门。俨然一副喜剧片的开始,然我不禁期待其后面的情节。
终于,我们的主人公出场了。他的名字为兰彻,当然,知道后面我才知道他是冒名帮一个富人的孩子上学的,富人只为了取得一个学位,而他却是热爱学习。来到了这个全印度第一的工程学院。他应用了每一个人知道,但却不会使用的知识,通过盐水会导电的这个道理,成功的戏耍了大二无理的学长,而同时,也开启了他不寻常的大学之旅。
在教授门口撒尿;纂改了那个总是得第一的学生的演讲稿,害得他出洋相;考试迟到,但是却因为监考老师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将试卷塞入,接着逃跑。他简直就是一个坏学生的模板,当然,是在这个印度教育制度之下。与我们国家相同的,印度的教育体系——你不是第一,别的什么也不是。
兰彻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人,他热爱工程学,所以他来到了这个学院中。但是这里的一切使他失望了,就像一个压力机一样,每一个人在这里都被沉沉地压抑着,卯足了劲要登上第一的宝座。而那个总是拿第一的同学,也是每天花费十八个小时来背诵所有的公式与知识。兰彻喜欢自主地学习,而不是为了一个好工作,赚钱,以及去美国定居而学习。他挑战了权威,那个高高在上,谁也不敢冒犯的校长——“病毒”。他不寻常的举动,使得他像一个坏学生,与别的所有被教育体系压榨下的学生相比而言,他简直差透了。当然与他做伴的,还有那两个被他所打动的,另外两个白痴。
最后的结局,是令人喜悦的。兰彻通过自己丰富的工程学知识,帮助教授难产的女儿生下了孩子,同时也获得了教授的肯定——你是一位卓越非凡的学生!在十年后,他成了印度最优秀的发明家,有着四百多项发明,他与那个为了赚钱而学习的学生不同,他为了兴趣而学习: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他的确卓越了,赢了十年前与那个考第一学生定下的赌,他成功了。用他与众不同的方式。
影片结束了,而我也是在笑中带泪的故事情节中收获了。看到兰彻接生的孩子没有哭闹,而是静静地躺在他的怀里,使他们以为孩子夭折时,我哭了;法汉和拉杜终于走上了自己的梦想之路,在向兰彻道谢时,兰彻抹去了眼角的眼泪,而我也流下了泪。从开始的一部喜剧片,变成深沉的,在给我们讲述严肃的笑话的伦理片,《三个白痴》无疑是极棒的。而影片中那些对印度教育制度的批判,也是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从很小就也同样的开始了竞争——上很多的培训班,去少年宫上兴趣班,到补习学校上补习班,为的就是成为一个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孩子,拥有别人都还不会的知识。“学校不是一个教书的地方,而像是一个高压锅。”的确,一种无形的压力,父母对自己唯一孩子所产生的所有的期望,以及老师的好评,都使得我们必须要肩负着一切往前走着,不断的竞争。
还记得刚到十三中的时候,我也有过这种巨大压力,在小学的时候,我一直是一个名列前茅的学生,可是到了十三中,我见识到了许多比我们学校多得多的优秀同学,在那段时间,我非常的不自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可是,兰彻说的那一句话,的确像圣言一般:“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我不能盲目的在寻求第一,还要想一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学习,是收获,不仅仅在于得到第一,得到认可。
我释然了,在课余时间,开始给自己安排一些课余时间,去阅读自己想看的书籍,以及自己想干的事情。我们所学的书本上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得到知识,并且享受得到知识所带给我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小学里面,科学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所以我一直都疏忽了对于科学的积累。在初中的科学学习中,我感到了吃力,第一次的科学考试,考得并不理想。我没有放弃,用很多的科学习题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再后来,我在学习科学中找到了乐趣。我懂得了日食与月食产生的原理,知道了太阳分为哪几层,我为自己获得的知识而感到雀跃。这使我开心,与原来的那种因为成为第一的喜悦是不同的,如今我的快乐,来源于学习本身,而不是它的附属品。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真的是巨大的财富,或者显赫的地位?我觉得没一个人的标准都不通,每一个人成功的定位也都不同。就如同兰彻,他走出了与别人不同的成功之路。作为一个快乐的人,热爱学习,并且因为学到知识而感到高兴。这就是成功了吧!在生命的竞技场里,我们已经成为了那三亿个精子中的佼佼者,而奖励则是:这一整部全新的生命。
成功的标准有太多种,我们不能只认准一个方式,懂得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条成功之路,创造自己独一无二的绚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