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你一生的朋友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心理辅导
更新时间: 2009年12月15日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本周的心情驿站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心情驿站为大家准备的主题是“朋友”

    活一世,草木一秋。生命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朋友。朋友作为人世旅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往往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影响。
      
有一个成语叫狐朋狗友,说的是与这种朋友在一起你只会做些似狐类狗的事,狐狸狡猾阴险,狗会咬人甚至乱咬,你甘与狐狗为友,你能行出什么事端搞出什么创举自不待言。有个词叫同甘共苦,若朋友做到这份上,便是交友以真以心了。有话说,酒肉朋友,顾名思义,吃肉喝酒时是朋友,真要帮点忙,解点忧,做点实事,当然这种友不见踪影或理由多多不来见,此友能给你怎么样的熏陶渐染,一想便知。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这种朋友关系,绿林的江湖味道太浓,而且往往是信誓旦旦者自食其言的多,一想就知经不起患难的考验。朋友情同手足呢,这种关系不仅以心换心而且患难与共,可歌可颂了-----手与足,同事一个主,要配合高度默契,虽手不给足以钱币,足亦不给手什么好处,可是手离足不可行与抓获,足离手也只能赤身裸体挨刺与扎硌。至于唇齿相依,就更足以说明这种友情之不可缺少了,虽然有时牙齿咬舌头,却还是好朋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也是说朋友,一种心灵相通精神交流的互尊互重的朋友,从朋友到知已,是一种友情的巩固和升华,这时必得有理想志趣之深交相吸才能成。你有这种知已式的朋友吗?没有知已式的朋友,生命必然黯然好多。在校当学生,有句话说从师不如访友,这说明朋友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师与生的那种长期以来的严肃的等级之别上下之差,正因如此,访友时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有任何心之顾虑。良师益友,说的是良好的老师和有益的朋友,如果再把良师能当成益友,我想教与学的效果肯定又是另一番洞天吧。周华健唱的《朋友》是凡人交友的心声与一种愿望,是一生真友。臧天朔唱的《朋友》唱出了一种佛式的善厚与禅意的了悟。男朋友与女朋友,也是一种,可是这种朋友关系要以爱情为基础,否则不成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不会决定你的前途与命运,但对其影响绝不可忽视。
     
下面请同学欣赏周华健的《朋友》。

结束后教师:有这么一个笑话叫《朋友之间》,两个朋友在对话。

“如果你有10座城堡,能给我一座吗?”
   
“可以。”

“如果你有两辆车,能给我一辆吗?”
   
“可以。”
   
“真够朋友!如果你有4双袜子,也能给我一双吗?”

“嗯,这个嘛……
   
“不行?为什么呢?”
   
“因为我正好有4双袜子!”

   

    朋友是这样的人:他(她)真诚地对你许诺,委婉地告诉你真相,坦然地与你分享任何时光,包括明媚,包括忧伤;
  朋友懂得你心底的感受,即使你始终保持沉默;
  朋友总会原谅你,并且总是在你原谅自己之前;
  朋友总会占据你心灵的一角,这一角也许不大,但是不朽;
  朋友不是不断给你描绘虚妄辉煌的人,而是不断鼓励你实现辉煌的人;
  朋友对你的评价或看法,在任何场合任何人面前,都应当始终如一;
  朋友会始终相信你,信任就是最好的理由;
  朋友是那个当你想起他(她)时,就会微笑的人;
  当然,如果一个人常常对你说:这事我答应保密的,但因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才告诉你……”那你就要小心了,他(她)不可能成为你真正的朋友。

 

这样的朋友谁不想拥有?这样的朋友如何才能拥有?可能下面的故事会给你一些启示。

想要采蜜,就别踢翻了蜂房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为长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和持续力都相对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怨恨。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一点儿益处也没有。
  俄克拉荷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他发现,每当有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就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可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常常把帽子脱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当他看见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是否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不出所料,这样的效果比以前好得多,工人也不再感到不高兴。
  你看,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我们也都如此,所以,明天你若是想责怪某人,请记住: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都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或者充满委屈地说: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至死难忘的怨恨,只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无论我们自认为这种批评有多么公正。
  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生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人类。批评人是危险的导火索,一种能使人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导火索。这种自尊的爆炸,有时能置人于死地。如果你要激起他人的一腔仇恨,使他痛恨你10年甚至持续到死,倒可以放任地对他做出具有刺激性的批评。
  

给他人以自重
  在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人去做任何事,那就是让人们自己愿意去做这件事。
  而真正要他愿意做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那么,一个人到底想要什么呢?
  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之一约翰·杜威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林肯曾在写信时提到: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请注意,他不用希望需要,或是盼望等字眼儿,而用的是渴望这个词。
  这种渴望不断地影响人的心灵,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人便可以将他人掌握在手中。
  就是这种渴望,促使一位未受教育、极度贫苦的杂货店员,去研究他在一只满置杂物的大木桶底下找出的、那本曾花费他5角钱所买的法律书。你也许已经知道这位杂货店员是谁,他的名字叫林肯。
  就是这种渴望,促使狄更斯写下不朽的作品;就是这种渴望鼓舞克利斯多福·瑞爵士(英国著名建筑家)在石头上设计出诗篇;就是这种渴望使洛克菲勒聚积了无法穷尽的财富;也是这种渴望,使你们镇上的有钱人建造了超出实际所需的大房子;也是这种渴望,使你想要最新款式的服装、最新式的汽车,并且炫耀一下你聪明的脑子。
  也是这种渴望,驱使许多青年男女加入了犯罪团伙。曾担任过纽约市警察局局长的莫洛尼指出,许多年轻罪犯十分自负,他们被捕后的最大愿望就是想出风头,和那些运动健将、影视明星或政治人物的照片同时出现在报纸上。至于以后的牢狱生涯如何,似乎与他们无关。
  查尔斯·夏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商人。1921年,安德鲁·卡耐基慧眼独具,提名夏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夏布才38岁。
  夏布之所以获得高薪,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管理人事。夏布说:我想,我天生具有引发人们热情的能力。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
  生活中,我广泛接触过各种不同层面的人。夏布说道,我发现,无论多么伟大或尊贵的人,都和平常人一样,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比在遭受谴责的情况下,更能奋发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赞赏他人。别忘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所接触的是人,他们都渴望被赞赏。真诚的赞赏可以收到好的效果,而批评和耻笑却会将事情弄糟。
  

要想得到鱼,先要知道鱼要吃什么
  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提出他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
  好几年前,几个朋友共同经营了一家小公司,就在我们公司附近有家大保险公司的服务处,负责我们这一区的有两个经纪人,姑且称他们卡尔和约翰吧。
  有天早上,卡尔路经我们公司,告诉我们,他们公司新设立了一项人寿保险计划,如果我们感兴趣,他会搜集更多资料后再过来详细说明。
  同一天,在休息时间用完咖啡后,约翰看见我们走在人行道上,便叫道:嗨,陆克,有条好消息告诉你们。他跑过来,很兴奋地谈到公司新开办了一项专为主管人员设立的人寿保险(正是卡尔提到的那种)。他给了我一些重要资料,并且说:这项保险是最新的,我要请总公司明天派人来详细说明。我们可以先在申请单上签名送上去,好让他们赶紧办理。他的热心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都不自觉上了钩,约翰不仅把保险卖给了我们,而且卖的项目还多了两倍。
  这生意本来是卡尔的,但他的表现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以致被约翰捷足先登了。
  亨利·福特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所提出的忠言是: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能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
  逐渐学会站在别人立场去打算、设想,并且在他心里引起他对某项事物迫切渴望的需要,那将是你一生事业转折的关键。
  有个叫强尼的小男孩有尿床的坏习惯。小男孩跟他祖母睡在一起。
  家里父母打他,骂他,羞他,可是强尼仍没有改掉这个坏习惯。强尼的父亲问他:你所要的是什么?”
  强尼回答,他想像大人一样,要一张属于自己的床。于是母亲带强尼去一家百货公司,让他为自己挑选了一张床。床送到的当天晚上,强尼快乐地大声叫着:爸爸,快上楼来看,我自己买的床!”父亲点头赞许,问儿子:强尼,你不会再弄湿这张床了,是不是?”强尼连连摇头说:噢,不,不,我不会再弄湿这张床的。
  这孩子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强尼再也不尿床了。因为那是他的床,他要做个大人,他做到了。
 今天的心情驿站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收听。最后请大家欣赏臧天朔的《朋友》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