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驿站第九讲:倾听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心理辅导
更新时间: 2009年11月17日

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老师们:中午好!

“心情驿站”广播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让我们继续上周的话题。上周说到习惯的力量巨大,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今天让我们再深入一点,谈谈倾听这个好习惯。

在学校,在课堂上,我们总能遇到这样的情景: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总有很多同学积极举手发言。当老师点了一位学生起来发言时,顿时会传来一阵失望的叹息声,接下来在那位学生的发言时会从教室四处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声。环顾四周,没有几个学生在认真倾听这位学生的发言。如果这老师要点几位学生站起来复述刚才的那位学生的发言,保证能讲全的不会超过五位。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

我也很多次听到老师们发着这样的牢骚:哎,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有些题目,课堂上一再与学生强调、分析,有的不知讲了多少遍了,可是有学生仍就不会做?现在真是越来越不会教书了。最近的一次单元练习讲评让我也有了一次切深的体会:练习卷刚刚讲评完毕,自已感觉讲得比较透彻,学生订正应该没问题。可放学前一统计,还有多名学生未能完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讲解的方法不对?学生的记忆力不好?智力太差?还是……?

放学后,我找来这几个学生一一重新讲解,很快一个个都领会的题意,按要求正确地订正好了。找几位同学询问原因。有的学生较为诚实,说刚才课堂上老师讲解时只顾着订正前面的,根本没有注意仔细听后面的。也有的学生说:“老师在讲解时,同学都抢着回答,没听清楚。”还有的学生说,老师在分析是时,正好同桌来跟我借三角尺,一下子没听清楚……原来是学生不会倾听惹的祸。

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中小学生来说,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课上,他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甚至还没有结束,其他的孩子很焦急的样子说老师,我,他们只顾表达自己,而没有人倾听别人的发言。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教授说: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孩子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孩子。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孩子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没有倾听就没有学习。

著名哲学家索伦说:耳朵是由精神决定的器官。我们总是习惯于一边听一边思考。在听的过程中,我们用耳朵捕捉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并用飞速运转的大脑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以指导行为。——没有倾听就没有思考。

社会学家兰金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人关系就越融洽。——没有倾听就没有交往。

既然倾听这么重要,什么是倾听?倾听是一种情感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耳朵能听到相应的声音。倾听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的语言,还有用语言来回应对方,传递给对方一种你很想听他说话的感觉,因此我们说倾听是一种情感活动,在倾听时应该给对方充分的尊重、情感的关注和积极的回应。 

人是世界上唯一有自我的动物,人类的伟大就在于我们是一群会思考会自醒的生命。人因为有了独立的思想,所以需要时时于外界沟通,学会倾听便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一颗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欣赏、和拥有另一颗灵魂的快乐。一颗灵魂也可以在倾听中感悟、理解、和体会另一颗灵魂的痛苦。

有一种温暖,有一种关爱,可以在倾听中慢慢融化,可以在倾听中渐渐升华。

社会是人生命中无法遗弃的舞台,我们始终不可能独立的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你需要被人关注,被人理解,同时你更需要去关注和理解别人,倾听便是理解的最佳方式。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每个人都会在倾听和倾诉的过程中完善自己,融入他人。每个人也都会在倾听和倾诉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和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下面让我们休息下,静静地欣赏一首需要倾听的歌曲《Sounds of Silence》。

   你倾听了吗?你感受到这首歌的情感了吗?下面,让我们谈谈怎么倾听吧。

     1倾听的“听”字在繁体中文是听字里有一个“耳”字,说明听字是表示用耳朵去听的;听字的下面还有一个“心”字,说明倾听时要用“心”去听;听字里还有一个“目”字,说明你听时应看着别人的眼睛地听;在“耳”的旁边还有一个“王”字,“王”字代表把说话的那个人当成是帝王来对待。从听字的繁体结构中可以看出,倾听时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用“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把你对面的那个人当成是帝王,充分地去尊重他。   

    2、倾听不但要听清楚别人在讲什么,而且要给予别人好的感觉,那么听时我们听什么呢?首先是听事实,倾听事实意味着需要能听清楚对方说什么。与听事实相比,更重要的是听情感。我们在听清对方说事实时,还应该考虑对方的感受是什么,需不需要给予回应。   

    有这么一个案例:A对B说:“我昨天看中一套房子,决定把它买下来。”B说:“哦,是吗?在哪儿呢?恭喜你呀。”A看中了房子,想买下来,这是一个事实,B问房子在那,这是对事实的关注,“恭喜你”就是对A的情感关注。   

    A把事实告诉B,是因为他渴望B与他共同分享他的喜悦和欢乐,而作为B,应对这种情感去加以肯定。对于倾听者而言,就是运用倾听的技巧,通过你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给予对方恰当的及时回应。

    3、提升倾听能力的技巧。首先,我们永远都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可以这样说,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没有一个人说我喜欢或习惯打断过别人的谈话,很多时候一些人的倾听能力是很差的,他们都不是无意打断,而是有意识地打断对方的谈话。无意识的打断是可以接受的,有意识的打断却是绝对不允许的。无意识地打断对方的谈话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应该尽量避免;有意识地打断别人的谈话,对于对方来讲是非常不礼貌的。当你有意识地打断一个人说话以后,你会发现,你就好像挑起来了一场战争,你的对手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应你,最后你们两个人谈话就可能变成了吵架。因此有意识的打断是绝对不允许的。   

    其次清楚地听出对方的谈话重点。当你与对方谈话时,如果对方正确地理解了你谈话中的意思,你一定会很高兴。至少他知道你成功地完成了我们上边所说的“听事实”的层面。能清楚地听出对方的谈话重点,也是一种能力。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不满,受情绪的影响的时候,经常会有类似于“语无伦次”的情况出现。而且,除了排除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倾听以外,你还要排除对方的说话方式给你的干扰,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说话人的咬舌、口吃、地方口音、语法错误或“嗯”、“啊”等习惯用语上面。   

    再次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谈话必须有来有往,所以要在不打断对方谈话的原则下,也应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正确的谈话方式。这样做还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始终都在注意地听,而且听明白了。还有一个效果就是可以避免你走神或疲惫。   

    而且,你要肯定对方的谈话价值。在谈话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价值,如果能得到肯定,讲话者的内心也会很高兴的,同时对肯定他的人必然产生好感。因此,在谈话中,一定要用心地去找对方的价值,并加以积极的肯定和赞美,这是获得对方好感的一大绝招。  

    最后,你要配合表情和恰当的肢体语言,避免虚假的反应。当你与人交谈时,对对方活动的关心与否直接反映在你的脸上,所以,你无异于是他的一面镜子。   

光用嘴说话还难以造成气势,所以必须配合恰当的表情,用嘴、手、眼、心灵等各个器官去说话。但要牢记切不可过度地卖弄,如过于丰富的面部表情、手舞足蹈、拍大腿、拍桌子等。另外,在对方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之前,不要做出比如“好!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清楚了”等反应。这样空洞的答复只会阻止你去认真倾听或阻止对方的进一步的解释。因为,这种行为,等于在说“行了,别再罗嗦了”。如果你恰好在他要表达关键意思前打断了他,被惹恼了的对方可能会大声反抗,那就很不愉快了。   

    有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森林中一棵树倒了下来,那儿不会有人听到,那么能说它发出声响了吗?”关于沟通,我们也可以问类似的问题:如果你说话时没人听,那么能说你进行沟通了吗?    

    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少言。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与机遇的脚步声。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准,而且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口腹之欲,而是一方可以栖息心灵的芳草地。友情的存续,婚姻的永固,团队的凝集,很大程度上在于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契合,它是体现人类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向。

    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理解与宽容,是修养更是实质,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倾听需要一定定力。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远去,如同悭吝的人没有朋友。浮躁的人不善于倾听,是因为没有容进别人声音的胸怀。他们急于表达,如同建设一处又一处半途而废的工程。

    我们要倾听唠叨絮语:父母就在儿女面前常常唠叨不停,但好多话语是经验之谈,是爱的流露,是情感的释放。

    倾听逆耳之言:你有些坏习惯,小毛病,如不是亲人或朋友,恐怕没人直说,所以,忠言逆耳是清醒剂,是治病良方,是团结的催化剂。

    倾听是一种无私的行为,是一种关心人的艺术,是一种姿态,是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倾听是一首歌,是团结之歌,友爱之歌,和谐之歌。

    学会倾听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拒绝的一种生存态度,学会倾听也是我们寻找快乐与走出寂寞的最佳方式。

    大山在寂静中静静地倾听着每一棵小草和树叶的呼吸,大海在寂静中默默地聆听着每一朵浪花和白云的对话。大山因为倾听而厚重深远,大海因为倾听而辽阔深邃。

    让我们也在寂寞中畅开心扉,去倾听另一个灵魂的呼唤吧。

生命将因为你的倾听而更加完美,生命将也因为你的倾听而更加丰润。

最后,让我们在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心情驿站,谢谢大家的聆听。下周再见。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