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政协"送教育下乡"活动暨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初中科学名师赴缙云县送教活动
——
高效引领 聚焦研究——记省政协"送教育下乡"活动暨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初中科学名师赴缙云县送教活动
缙云:李慧敏
2019年5月7日,省政协"送教育下乡"活动暨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初中科学名师赴缙云县送教活动在缙云县实验中学举行。根据省政协"六送下乡""两走进"活动月的统一部署,为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选派名师对缙云县初中科学学科送教下乡。
本次活动由缙云县教研室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联合承办。缙云县全体中学科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安排了缙云县实验中学姚丽老师和杭州市十三中浙派名师郑建新老师,分别对九年级科学探究方法指导进行了同课异构。
姚老师当堂让学生设计验证实验引入新课,巩固学生对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识别和控制,重点训练学生对于实验探究中问题和结论两个方面的解题能力。借助学习记录单,结合实际例题,练习,反馈,小结,巩固,整堂课层层递进,让学生的表达有例可依,让失分点变成学生的得分点。
"看我变成小小科学家,剪刀塑料辨别真与假"
条理清晰的123,有助于学生在中考前做最后的梳理总结
郑老师基于学生学情,依据中考实验考查范围,针对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四个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年丽水、杭州等地的中考真题练习分析,从听到说,由浅入深,逐步学会学习方法。
课堂上,郑老师还特别注意对学生审题能力和规范科学术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后,两位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并和与会老师做了交流探讨。由省特级教师陈苍鹏老师做简单的点评。
下午,杭州市十三中特级教师陈苍鹏老师的专题讲座《基于科学本质的初中科学微课例研究》。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总结了陈苍鹏老师的成功经验。他指出,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感受往往是神秘、忙碌、无奈和头痛。虽然每天忙于备课,忙于上课,忙于批改作业,但一线教师仍应该积极挤出时间进行学习,敢于进行研究。为了更好的进行科学研究,应将教学和研究合二为一。
陈老师列举自己去医院看病的事情,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与病人和医生的关系相互联系。明确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术业有专攻,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陈老师结合自己发表的三篇论文,探讨分享研究主题要注意"聚焦课堂教学,专注一个方向"。
随后陈老师聚焦教师成长视眼下问题解决策略,从"充分体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学习"三个方面,结合三个科学微课例——《湿度和降水》、《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
活动最后一项——由杭州市十三中特级教师陈苍鹏老师为姚丽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送教育下乡"的活动已经暂告一段落,但像这样现场观摩高质量的研讨活动,仍是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我们必会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愿缙云科学教育事业在我们的努力下能蒸蒸日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