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追踪8年杭州中考状元,一半来自十三中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硕果累累
更新时间: 2012年07月06日
      从2005年开始,每一年杭州的中考状元,记者都采访过。8年中考状元,有一半来自杭十三中教育集团。记者采访时,对一个现象记忆深刻:几乎每一位中考状元都会说,他们学得很轻松。
  记者一直想知道一个答案,为什么每个中考状元都这么说?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四位优秀的十三中毕业生的风采:
2005年中考状元蔡梦如说,自己像男孩子,喜欢体育,考完后拼命看NBA、足球,还玩电脑,玩CS。

2006年中考状元李婧宇,电子琴十级,会说日语,酷爱画漫画。任课老师说她:“用功起来很用功,玩起来也不含糊。”


2007年中考状元钟云岚,也是玩游戏的高手,玩起游戏昏天暗地。

2009中考状元黄梦瑜,初中每周要上几次网,时间都是随机的。问她上网干些啥,她俏皮地说,会下载一些动画片和推理小说,中考前放假的一个礼拜,每天都看动画片。


这些女生,目前全部入读名校
  2005年状元蔡梦如,目前在香港大学就读,学的是当前最热门的精算专业,这个专业是全香港乃至全中国最好的。
  2006年状元李婧宇,大学录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办),8年临床医学,毕业就是博士。李婧宇说,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对学医感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刚刚过去的2年半,她是在清华大学生物系度过的,接下来就要学基础知识了,“等到了医院实习、见习,可能会忙一点。”
  2007年的钟云岚,在复旦大学读高分子与材料工程,已经放假了,她还在大学实验室做实验。“要待到7月底吧,这个假期还要学第二外语。我对德语感兴趣,说不定以后就出国了呢。”
  2009年的黄梦瑜,今年参加高考,“发挥一般啦,今年试题有些简单,而我比较适应难一点的题。”黄梦瑜报考的是厦门大学的金融系,进学校肯定没问题。黄梦瑜说,带着中考状元的光环进杭州二中,的确是有压力的,她很努力去学了,“在二中,只有进前20名的学生,才能读最好的大学,我有时能进,有时就进不了。”高考已经结束,就像中考结束后说的,黄梦瑜只有一句话:“这些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我还要努力面对未来。”
  
追访
  父母答五问
多陪孩子玩,少替孩子做主
  这几天,记者列了五个问题,向历届中考“状元”的父母一一提问。
  ●问题一:小学是在哪里读的?
  答案很多样,学军小学、文一街小学、行知小学、朝晖一小、采荷二小等,既有名牌小学,也有普通小学。
  这说明孩子读书未必都要进名校。学校知名度,对学习会有一定作用,但并不绝对。
  ●问题二:孩子是否从小一直带在身边?
  大多数父母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中有一个妈妈说,孩子从小是由外公外婆管的,但她每天晚上肯定会陪女儿,孩子是跟妈妈睡的。
  有一位妈妈总结:“跟孩子的交流很重要,这件事一定要亲力亲为,这样才能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
  ●问题三:家庭教育,是慈父严母型的,还是慈母严父型?
多数家长的回答是,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没有如此明显的分工,在多数情况下妈妈管得细一点,爸爸管得粗一点。
  ●问题四:对孩子,从小是怎么管教的?
  不知道是不是女生多的缘故,家长们的回答比较一致: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不用怎么管,都挺自觉的。
  ●问题五:孩子从小有没有上兴趣班?
  现在不上兴趣班的孩子,几乎没有。这些状元从小也是上过兴趣班的,只是他们上的兴趣班,都是自己选的,父母不会把自己的选择强加给孩子。
  钟云岚说,她学过一大堆兴趣班,刚开始有兴趣,就报名参加,学过之后又没兴趣了。
  状元自述:
  小时作业没做完,妈妈直接把本子收了
  小时候,有一次作业做得很晚,我妈就直接把本子收起来,不让我做了,让我明天自己去跟老师解释。从那以后,我的作业都是当天放学前,在学校里就做完了,一直到高二都是这样。
  还有一次,背《出师表》,我不肯背,我妈就直接把书从窗口扔下去。
  那天下大雨,我自己哭着去楼下把书找回来。小学后,我写作业,我妈不给我橡皮,然后我到现在都很少写错别字。
  这种很细节的事情,都是我妈管的,据说都是我外婆用过的。
  我爸不管这种很细节的东西,他主要管我人生规划,比如要求我至少读个研究生什么的。
  我现在在复旦大学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我觉得我的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父母给了我自主选择权。只要我做出了选择,他们会给我足够的资源,比如我的数学比较烂,我想补一补,他们就给我找老师。我选初中选高中选大学,他们就让我自己选,只给我参考一下。
  我从小比较喜欢玩游戏,他们很少干涉我,因为我作业都做完了,主业抓好了,他们就不管了,不然就是不务正业哦。
  讲述人:2007年中考状元钟云岚
  记者观点
  不管男生女生小时候习惯很关键
  该静时要静,该动时要动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记者发现,要成为一名好学生,其实不难,关键是家长需要做得更细心一点,更贴近孩子的意愿。记者总结了一下,好学生,从小的习惯很关键:
  ●习惯一:
  回家第一件事,做作业
  这是所有高分考生的一个共同点,是学习自觉性的表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回到家马上做作业。高分考生的做法是,做完作业,就可以做其他事情,看电视玩电脑,家长一般不干涉。只有学习不自觉的孩子,家长才要去管。
  当然,在孩子能自觉安排学习时,家长千万不要有过多干涉,比如作业做完了,还要加量孩子看会电视,就要唠叨,这样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
  ●习惯二:
  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看电视和漫画书,玩电脑,这些高分考生也是很爱玩的。但他们为什么不会沉迷?只有一个原因,他们的自控力很强。
  ●习惯三:
  和父母经常能交流
  这些孩子从小是跟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没有一个孩子是完全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在孩子12岁前,父母要多陪伴、交流。“父母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研究表明,跟着父母走的孩子,成长得比较好。”
  父母需要经常跟孩子交流,否则孩子缺乏亲子依恋情感,长大会缺乏幸福感、安全感。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