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久杏首席教师工作室:乐在“学”中,行在“研”中
6月23日下午,丰潭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林久杏首席教师工作室与西湖区历史与社会“主题式载体教学”课题组成员相聚在这里,对工作室和课题组一年来工作作有效教学研讨暨阶段性小结。
活动的第一项议程,工作室成员围绕一年来活动的主题“思想品德、社会科教学的有效性”,从目标的有效性、方法的有效性、资源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谈谈自己一年来的所思、所悟、所得。回首一年来的活动与感受,老师们感慨万千。老师们有的结合自己的课例谈反思、谈收获,有的老师结合一年工作室活动谈成长体验,有的老师结合日常教学谈自己的思考。老师们认为资源的有效性可以从生本化(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有认知出发收集资源)、本土化(体现地方特色、本土特色,有效利用本土资源)、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收集生动而直观的视频、网络资源)、时代性(时政资料进课堂,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和判断力)等方面入手。目标的有效性主要从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把握上着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真正做到依标施教,力求使教学对学生的生活有引领作用、对学生的能力有提升作用。方法的有效性,课题组的主题式载体教学模式的尝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为加深大家这一议题的理解和认识,林老师现场出题,要求每位成员就<<尊敬老师>>这一课题谈谈目标是什么、资源怎么收集,成员们稍作思考后现场交流自己的答案,这无疑是一个当堂测试,老师们感觉还是挺有压力的。每位老师的交流坦诚而深入,真切地感受到工作室对自身业务提升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同时也非常感谢林久杏老师在到整个过程中的悉心指导。林老师对每位老师的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准确地点明每位老师思考的关注点,并希望能就各自的关注点进行持续地深入地思考与研究,争取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同时指出工作室将会一如既往以教学现场为主要阵地,希望每位成员互助互学、共同实践、共同学习、共同思考,让工作室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和发展型的合作团队。
王艺老师对工作室一年来的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她用两句话概括工作室:第一句话是:活动有滋有味,工作室一年活动下来,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不断升华,开设的课也越来越有回味;第二句话是:老师多才多艺,老师在区优质课评比中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说明在这一年中大家的确学到了很多。同时,也对工作室成员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活动应更有营养,在下一轮二次课例的展示中应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提升,而不是一次课例的简单翻版;二是老师应全面开花,教师应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并作更深入的思考,力求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整理成论文、课题,从教研向科研提升,为工作室下一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王艺老师对“主题式载体教学模式”课题组一年来工作作了小结,一年来通过区教学案例设计比赛、区培训班、区优质课评比,加深了课题组成员及全区思想品德、社会课教师对这一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在区内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力,也引起了市内、省内同行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案例,接下去的主要工作是总结整理这些案例,编写主题式载体教学优秀课例集,以便在全区进行推广和实践。同时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原有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提升,整理成论文,并在这一过程中作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其实也是同样一个要求,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并引领全区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
整个活动从下午1:30一直持续到5:00,与会的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对问题的看法不断明朗和清晰并最终逐步达成共识,提升智慧,乐在其中,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