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促提升
在教书育人的舞台上,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始终秉持着对知识的敬畏与对教学的热忱。近日,我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组开展了公开课展示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精彩的课堂,感受教师们的教学风采,见证学生们的成长瞬间。
青年教师展示课
费乔枫老师《高扬民族精神》
费乔枫老师执教的《高扬民族精神》一课,以长征之路为主线,聚焦“从红军长征看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的结合,费老师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结合长征历史资料,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课程结尾,费老师强调,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更要走好自己这一代的长征路,传承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费丹艳老师《延续文化血脉》
费丹艳老师执教的《延续文化血脉》一课中,通过展示中华文化元素图片,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中华文化元素,如春节、剪纸等,以此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授课过程中,费老师还结合文化领域中的前沿话题,如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数字敦煌的生动呈现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新方式。费老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创新,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陈思成老师《强国必须强军》
陈思成老师采用议题式教学法讲授《强国必须强军》这一内容,将“强国为何必须强军?”作为课堂的核心议题。陈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议学活动,如利用年代尺分析历史战争、撰写时政述评等,以此深入剖析“回顾历史,强军刻不容缓”“正视现实,强军势在必行”以及“放眼世界,强军至关重要”这三个子议题。通过这些活动,陈老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强军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后盾,同时也能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时事新闻进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
资深教师示范课
谷青老师《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谷青老师执教的《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以“新型民主国家之‘新’”为核心议题,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从“民主的足音”切入,巧妙地结合古诗文中的民主元素,引导学生探寻民主的价值追求与实现。谷老师借助丰富的文字资料,进行古今对比、中外比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民主的实现条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与师生共同总结,形成民主实现需要法律保障的共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民主的认同。在课堂上,小组讨论如火如荼,学生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新型民主的本质特征、特点、丰富形式及保障制度,不仅深刻理解了民主的意义,更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感受到了民主的力量。
林慧芳老师《夯实法治基础》
林慧芳老师执教的《夯实法治基础》课程,以复习导入为引,巧妙融合新旧知识,引领学生探索民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深刻领悟法治的关键性。课程中,林老师精选时政案例,阐释法治内涵与作用,强调良法与善治并重,凸显法治作为现代政治文明基石的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讨论热烈,特别是在“法治蓝图描绘”环节,通过案例剖析,激发学生思考。整堂课聚焦于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与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
王晓红老师《我们的梦想》
王晓红老师执教的《我们的梦想》一课中,结合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进行议学探究,设置总议题“中国梦,我们的梦”,下设子议题:“历史映未来,共筑复兴梦”“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通过播放视频、展示文字资料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明晰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明确要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徐慧老师《夯实法治基础》
徐慧老师执教的《夯实法治基础》一课,以百姓期盼出现包青天这样的清官为例,探讨了“人治”与“法治”的差异,指出法治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徐老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娄高空抛物事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通过热烈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法律规范人的行为”。徐老师还通过年代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徐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出发,精选案例,巧设问题,耐心引导,不断启发学生,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良法、什么是善治,以及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钱敏芳老师《共筑生命家园》
钱敏芳老师在讲授《共筑生命家园》这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尊绿: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失绿:人与自然矛盾冲突”及“活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大主题板块,构建课堂逻辑框架。钱老师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通过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在思维碰撞中,使学生逐渐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树立爱护生命家园的意识。
骨干教师精品课
吴施燕老师《地图的阅读》
吴施燕老师在《地图的阅读》一课中,巧妙地以“智绘家访路线,解密地图语言”为主题,围绕“协助吴老师绘制家访地图”的核心任务展开教学。课程精心设计了三个子任务:“千奇百绘明标准——识图例”“千奇百绘明标准——辨方向”“千奇百绘明标准——量距离”,通过这一系列子任务,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了地图的三要素。课堂上,吴老师还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组织学生进行“神机妙算——定路线”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效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邵群老师《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邵群老师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中,按照“背景—过程—结果—影响”这一思路,采用时间轴的方式,梳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脉络,结合图片、文字等引导同学们从史料中提炼出法国大革命的性质、意义和深远影响。邵老师还巧妙地利用表格,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三大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对比,让同学们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整堂课坚定素养导向,帮助学生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牟佳妮老师《依法行使权利》
牟佳妮老师执教的《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以“奶茶连环案”为主线串联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剧情的展开,学生们通过奶茶店店长与员工、奶茶店与消费者之间的故事,认识到要依法行使权利。牟老师利用奶茶店长因员工请假而扣工资等生活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店长侵犯了员工的哪些权利,并引导学生探讨解决纠纷的方式。通过故事形式,牟老师将课堂知识点串联起来,逻辑清晰,使得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学生们在学中思考,在乐中收获,不仅深刻认识到尊法守法的重要性,还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听课感言
邵群老师:吴老师围绕“绘制家访地图”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实践,让学生在趣味操作中扎实掌握地图知识。
费乔枫老师:牟老师以“奶茶连环案”创设课堂主线情境,巧妙融合知识与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陈思成老师:费丹艳老师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借前沿话题启发,激励学生在新时代积极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费丹艳老师:王晓红老师紧扣中国梦主题,通过议学探究,用多元资料展示,引领学生明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紧密联系。
牟佳妮老师:费乔枫老师以严谨逻辑架构,从长征史料剖析,到民族精神升华,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内涵及价值。
吴施燕老师:钱敏芳老师利用视频资料展现杭州西溪湿地历史变迁,通过主题板块探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
结语
教以笃志,研以臻善,此次教学风采展现活动让教师们互促共进,于展示交流间持续革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助力学生成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定坚守“学无尽头、教无尽头,研无尽头”的信念,牢记使命,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