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精业笃行”学术节系列报道】以美润心向美行——杭州市十三中教育...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教研组建设
更新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守正创新 精业笃行”学术节系列报道】以美润心向美行——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美术教研组学术节风采展示

于2024年金秋10月至岁末12月间,我校举办了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第十七届学术节。本次学术节活动中,美术组教师们以美术新课标为引领,以画笔为媒介,以色彩为语言,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在交流学习中一同探索提升美术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的新路径。

一、课堂教学展示

张歆雨老师执教了七年级《中国书法》一课,课程伊始,以书法视频开场,自然引出课程内容。张老师以甲骨文的象形文字“车”字为起点,引领学生踏上探索书法字体发展演变的旅程,体会不同书法字体所蕴含的独特韵味。在课堂上,张老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主动探究书法知识。随后,再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深入理解。为了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张老师还设计了趣味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记忆。最后,课堂作业设置了临摹各种关于‘鱼’的字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书法艺术的魅力。

侯晓雪老师执教了七年级《印学话西泠》一课,课程以杭州西泠印社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走进神秘而精彩的印学世界。侯老师从印章的实用功能谈起,追溯其历史发展,让学生们沉浸于丰富的文化底蕴中。接着,通过解析印章结构,深入讲解篆刻艺术。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热烈讨论印文与书写文字的差异,深刻领悟印文的布局与意境之美。课程尾声,通过微课直观展示印章制作过程,学生随即动手实践,设计完成闲章印稿,从而加深了对印章艺术的理解并提升了创作技能。

徐爱民老师执教了九年级《恢弘灿烂的唐代美术》一课,深入解析唐代五大艺术特色:雕塑的雄浑、绘画的精致、书法的洒脱、工艺的精巧及建筑的雄伟。他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唐朝美术技艺与审美的卓越。唐代艺术的磅礴与多彩,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更彰显了其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为直观展现这份魅力,徐老师运用现代技术,精选视频,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仿佛将学生置身于唐朝的宫廷画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探索兴趣。课堂上,徐老师鼓励师生互动,营造了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唐代美术的欣赏与理解。

周欢欢老师执教了七年级《鲁迅与新兴木刻》一课。导入部分巧妙融合语文与美术学科,从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的了解出发,引出鲁迅在美术领域的贡献,揭示其“中国新兴木刻之父”的身份。课程围绕“新兴木刻的定义”、“其独特性”及“鲁迅获此称号的原因”三大核心问题展开,采用自主与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对比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黑白新兴木刻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最后,通过让学生动手创作黑白木刻画稿,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鲁迅在新兴木刻运动中作用的认识,还锻炼了学生捕捉与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的手绘能力。

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展示以及课后的深入交流,教师们不仅拓宽了艺术教育的视野,更在“创新教学,美育心灵”的理念下,积极探索美术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