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课改、研究新课标、适应新中考,杭十三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以“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中考命题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青年教师根据对课标以及中考试题的研读、探究,对试题命制思路以及对教学的启示进行了研究成果的分享。由资深教师组成的“评审团”也对于每一组的分享进行了点评,为青年教师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
叶兰锋与吕予睿老师对语文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进行了分析。他们先从新课标入手,归纳出“文化”、“生活”、“梳理”三个关键词,以此来对照研究2023年中考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并最后依据中考题抒发了教学启示。原本考察最切近知识点的语言积累现在也需要教师学会利用情境教会孩子梳理之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涵养。
俞嘉丽和胡媛媛老师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命题研究与教学建议的探究中,遵循“是什么——如何考——怎么教”的逻辑思路,先是研读课标与专家观点,明确该任务群指向:“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与“创作文学作品”;其次,提炼出23年各地市中考文学性阅读命题倾向即“情境引领,项目整合”“审美体验,个性表达”“过程评价,素养本位”;最后以教学实践将这两个环节进行勾连,由教学策略构想教学思路,试通过“起点构建主题”“开展任务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思路构建该任务群的教学。
叶蓓和顾岚菁老师从“评”——“教”探索“实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首先,基于新课标解读,总结任务群的大概念为“实用文重在信息交流”,并从课标中提炼两个核心“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在两个核心的基础上提炼出八要素。其次,基于八要素和中考试题分析,提炼出试题的四大能力层级——信息提取与筛选、信息整合提炼、分析推断、得体表达,并由评至教,得出教学启示:提取、筛选信息的策略,注重知识迁移,强化深度思考,为交际情境提供解决方案而非答案,注重单媒介和跨媒介融合等。最后,结合“战疫演说家”演讲单元教学案例,阐释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上述理念。
朱婷妍和曹妤琪老师阐述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从中考命题出发,将其横向分解为生活、科学、文化、文艺四大块,分别指向四大能力。并以名著作业为例,根据新课标相关内容,明确名著阅读策略,展示学生思辨性阅读成果,让阅读真实发生、优质发生,让阅读成为一种思维。
张可以和张芯瑜两位老师,分享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思悟”,从“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定位、中考引领、四大整合、价值分析以及教师在教学中践行“跨学科学习”应具备的三种意识入手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近几年来,随着核心素养导向的命题趋势走向整卷情景化和综合化,试卷结构正在渐渐摆脱传统的板块固化。名著阅读这类指向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考查也在突破命题形式的壁垒,走向出其不意的多元化。傅瑊和夏雪珂老师多角度阐述整本书的考察方式以及教学思考:主题探究导向的多本联读;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教材指引下的不同类型名著文本特质挖掘;广泛对接其他学习任务群的考查。“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能够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点评:本次研修活动邀请组内资深教师毛树海老师、史尚海老师、徐建亚老师、薛月影老师、陈丽珍老师、李岩老师作为点评专家。专家老师们以诙谐幽默又富有建设性的语言点评了老师们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老师们也关注到年轻老师们对中考命题特性的探讨,认可学习任务群设计应具有情境性,实践性,适生性的观点;还强调了问题设计要围绕着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真教、真学、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