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四新 知行合一”学术节系列报道】杏坛青蓝共研教学 深耕细作赋能课堂...
——
【“精研四新 知行合一”学术节系列报道】杏坛青蓝共研教学 深耕细作赋能课堂——杭十三中九年级英语备课组学术节风采展示
杏坛青蓝共研教学 深耕细作赋能课堂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久。为了进一步夯实教师的基本功,促进教师学习和研讨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更好地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九年级英语组积极开展学术节课堂展示活动,组内的每位教师都呈现了精彩灵动的课堂。
青年教师课堂展示
王涵老师展示的是九年级Unit 6 Section A的听说课。本节课以对发明物的讨论导入,通过探讨发明时间、发明者、使用材料等问题来复习巩固被动语态的用法,同时结合课本听力,对一些新奇的发明展开了解,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巩固了词汇运用。无论是别具创意的发明,还是生活中最实用的发明,都意义深远。在课堂的最后,同学们一起回归日常,了解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发明之一——拉链,并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去介绍喜爱的发明,表达流畅自然,创意非凡。
宣凌嫣老师教授的是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的听说课。课堂伊始,教师创设了参观发明博览会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引入,再到学习现代四大发明的时间和发明者,并更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有趣的发明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勇于开口,积极巩固所学生词和句型。课堂最后,学生不仅有机会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发明创造,并有空间充分发挥创造力展示发明巧思。本节课在主线的引领下,自然地融入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整体教学环节衔接流畅自然,且评价量表内容清晰明确,整堂课达到教-学-评一致的要求。
史学凤老师带来的是九年级第五单元的阅读课Beauty in Common Things。本篇文章涉及的话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篇文章介绍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孔明灯、剪纸和泥塑,包括它们的制作工艺、制作原料和象征意义。通过介绍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了解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关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同时引导学生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的传统艺术和相关名称。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所学词汇、句型介绍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孔明灯、剪纸和泥塑。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承载的文化,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艺术之美。从文本题材看,本篇是说明文,文本结构清晰,框架完整,层次分明。语篇结构由总到分,渗透general---specific的重要阅读策略。从分析篇章结构,让学生学会处理和加工信息,提高阅读迁移创新能力。
骨干教师课堂展示
林国鹏老师展示的是九年级Unit 1 Section A的听说课。在课上,林老师结合“Invention”这一主题,从“Inven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入手,先后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世界的大发明和小发明,主线清晰,立意明确。同时,林老师结合School Project,将课本的听力内容自然地融入之中,并让学生以speech演讲的方式进行语言操练,整个过程中的听力和口语训练都比较丰富。在产出阶段,林老师让学生自己创造发明,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又能很好地操练本节课的目标语言,课堂气氛热烈,效果良好。
余欣老师的这堂阅读课围绕中国传统艺术孔明灯、剪纸和泥塑展开。通过视频、图片引入主题,通过完成思维导图、互相讨论,层层深入分析文章结构。整节课堂学生积极发言,并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在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美的同时渗透阅读策略的学习。
金巧玲老师在教授被动语态时,由易到难,逻辑清晰。同时提供例句讲解和题目练习,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该知识点。在巩固练习时,金老师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班级里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得到练习机会,同时对平时成绩较弱的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
向海英老师展示的是九年级第四单元阅读“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s to”。本课通过图片和视频短片呈现本文的主题背景---即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和学习变化的现实状况。在阅读教学中,重在引导学根据时间线索理清文本逻辑顺序,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简单解释判断的理由,最终提出深度思考:给留守儿童送出一个建议。本课以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台词“Don’t hide. Don’t be afraid of the dark. Follow the lights, and then you can find tomorrow! --- The Croods”结束,期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不畏艰辛,拨云见日!
周柳平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Unit5 “ The Difficult Search for American Products in the US”. 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被动语态的结构。同时在解读文本中还慢慢渗透中国文化自信。这堂课不仅让学生树立了“中国文化自信”,还掌握了阅读理解中经常考察的“代词指代”功能。代词可能指代某个词,也可能指代某个短语,句子或者某个段落,一堂课下来干货满满。
付晓琛老师的这节课是九年级第五单元语法课,付老师讲解了第五单元被动语态相关的练习,告诉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需看“时态,语态,人称和数”,通过慢慢练习巩固学生的新知。之后,针对section A 3a部分的小阅读设置各种环节和问题帮助学生仔细阅读,引导学生基于任务去阅读。
朱李晨老师在教授被动语态时,强调了不同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她将被动语态的概念与全球化中不同文化的文明产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语法概念。通过举例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向学生传达了这一概念的实际运用。这个实际例子不仅使被动语态的概念更具体,也让我们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这种深入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被动语态和文化的关系。
学无止境,研亦无境。本次课堂展示活动鼓励每位教师在互关互学、交流研讨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进步,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