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养•理念•方法说起:唐宋元清
——记十三中•周浦中学青年教师社会道法说课活动
3月17日下午,由十三中发起的社会教研组教学联盟说课活动正在周浦中学的德育讲堂里如火如荼地举行。
三月的杭城春意盎然,绵绵细雨挂满了讲堂的窗玻璃。台前,年轻的老师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边轻快地翻着PPT页码,一边娓娓讲述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而台下无论听课的、评课的还是参赛选手们,都如饥似渴的张大着眼睛盯着、听着、记着,唯恐错过细节。
本次说课范围以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为主,在“解决教学关键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重在“学习目标如何达成”的突破。有参赛老师从未接触过这一教材,但在自己的教学版本上能大胆渗透新理念、新方法;也有老师采用新模式和升级版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当然,老师们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并在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上动足了脑筋,真正的让人眼前一亮。
【学习方式·2.0版:项目化学习+清】
最先上场的是朱巍哲老师。朱老师以部编版八上《鸦片战争》为例,讲述了别具一格的说课《UBD:追求理解的历史概念项目化学习初探》。朱老师从目标前置、评价引领、过程设计、亮点分析四块内容讲述,点明了设计的目标来源与目标策略,设计了精妙的评价量表,通过视频导入鸦片战争的史实与影响,运用《南京条约》等条约内容作为史料引导学生作历史概念的解读,再通过系列关键问题及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朱老师的这次说课,将结论前置,引导学生在史料中找寻史实印证结论,充分展现了教学的大历史观、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加入了核心概念理解的学科情境项目化学习模式,以生为本,亮点鲜明,理念先进。
【教学模式·概念:大单元学习+唐】
第二位赵晨晨老师以《唐宫·行——盛唐气象》为题,以唐宫仕女为载体,贯穿“唐宫仕女·美”、“唐宫夜宴·乐”、“唐宫好物·赏”、“唐宫风华·盛”四块内容。通过贴合生活热点的视频与时事新闻引导学生由小见大认识盛唐的开放与繁荣,并采用概念大单元教学的模式把单元的内容融入课时之中,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特别突出初中学生年龄段学情,趣味性强。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框架,培养综合思维与历史意识,潜移默化中生成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还原:载体式学习+宋】
接下来,第三位金焕老师带来的是《海上敦煌——宋代经济的发展》。金老师充分讲述了单元框架、课程框架,并依据教材把握课堂关键问题与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目标。“海上敦煌”以南海一号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历史,还原宋代在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表现,通过探索货物来源这一趣味环节来认识到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课堂重点,课堂架构与板书呈现让人眼前一亮。
【史料选材·新颖:情景式学习+元】
最后出场的胡挺老师以部编版七下《元朝的统治》一课为例,讲述了题为《大哉乾元,万物恣始》的富有历史特色与历史深度的说课。胡老师从国号出处、元朝初创、历史总结这三个环节把握了整体教学流程框架,抓住了“大”、“始”这两个关键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史料实证,掌握课堂关键知识,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以生为本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流畅,重点突出,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位老师的说课基于自身充足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课堂实践经验创设了新颖有趣的新载体或是新题材,落脚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为观者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评比后,四位说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们在四楼会议室进行了评课活动,在屈强校长的带领下,所有听课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以面对面的形式提出了一些不足与可供改进之处。评课的最后,屈校长进行了本次说课评比的总结,也为在座的年轻教师们提出了基于经验的多个建议,如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控、关注课堂生成性内容的引导、关注课堂的师生情感交流等等。
本次活动得到了周浦中学的大力支持,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都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得到了灵感与启发,相信每位教师都有所得、有所悟。
杭十三中社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