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旦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夹好是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那对我们五年内的青年教师来说,成功又是怎样实现的呢?十三中教育集团副总校长马锦绣老师这样说:青年教师的成功=美丽的梦想+正确的选择+持久的努力。
1月11日傍晚4:45,十三中校区全体五年内教龄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在集团副总校长马锦绣老师和教导处甘晓仙老师的组织下,共同研讨期末复习攻略,社会学科骨干教师林慧芳老师和科学骨干教师任睿老师分别作为文理科代表,为青年教师传授经验。
心中有题 眼中有人
科学学科任睿老师率先抛出当下最常见的复习课模式:单纯的知识点堆砌、一节课40多页PPT走马观花,老师讲的唾沫横飞,学生埋头奋笔疾书,每节课安排的满满当当,却没有什么重难点,收益甚微。显然,这样的复习课并不理想。那理想的复习课应该怎样规划呢?任老师提出了四个字:生动、深刻。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复习课时也能像新课一样妙趣横生,学生在时间紧迫的期末阶段就能从繁重枯燥中收获乐趣,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其次,复习课的内容设计一定要深刻,问题准备要有梯度,一节复习课要有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普通问题设计,也要有一定难度的提升性问题设计。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一定要确定这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复习目标一定要明确。最后,复习课要重视学生反馈,知识点一定要落地,这才是复习课的初衷。
重视平时积累 考前从容应对
不同于任睿老师的期末复习攻略,社会学科林慧芳老师的复习则落实在平时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作为资深初三党,林老师一直信奉“作业少,效率高,掌握要到位”的复习理念,一周四次作业,周末没有作业,学的快乐、学的高效远比永无止尽的刷题重要。虽然社会学科在中考里是开卷形式,但基础知识一定要牢记心中,打好基础才能融会贯通,解决更深入更复杂的问题,也因此,我们学校初一初二社会期末考都是采取闭卷形式,初三才开始采用开卷形式。平时学习过程中注重学情分析,批改作业尽心尽力,根据每一次学生的反馈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个别学生个别突破。在初三的复习巩固中更是反复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反复训练易错点、重难点,在最后的时间里寻求突破与提升。
成功=美丽的梦想+正确的选择+持久的努力
研讨会的最后,集团副总校长马锦绣老师总结到:青年教师的成功离不开梦想、选择和努力。
首先要有美丽的梦想,强烈的愿望。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我们而言,梦想要美丽,要具有正能量。梦想要切合实际,合适自己。而实现梦想的愿望则要强烈,强烈才有动力,强烈才会动脑。如果愿望不够强烈,梦想就会跑偏。如果愿望不够强烈,动力就会缺乏,兴趣就会缺失,方法就会缺少。马校长列举近期李浩、蔡柳燕两位年轻教师申报参选校级干部选拔的事迹,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心中有梦,敢于追梦。
其次,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冬日严寒,每日晨起都是对我们的考验。马校长借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漫画“每一次起床都是背井离乡般的凄寒”来分析不同的选择下的不同心态:如果把起床当成领奖,把上班当成赴约,那我们的每一天都会过的幸福而充实。在写教案备课时,我们是照搬照抄别人的课?还是借鉴后所有思考有所创新?在批作业时,我们是随便应付,还是认真负责?在课后辅导时,我们是挤时间逐一突破还是放任自己借口太忙而不了了之?看似细小的选择,都能反映出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志向、意志、爱好和智慧,并决定这个教师今后的发展。马校长也衷心希望大家每做一件事都要认真的想一想,促使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聚精会神、选择文明形象、选择健康发展。
最后,持久的努力是成功的保证。什么是努力?努力是竭尽全力把力量使出来。有的人努力了一阵,觉得太辛苦,放弃了;有的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期望的效果,停止了;有的人努力过程中遇到了挫折,退缩了。这些人,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而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我们要学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本次期末复习研讨会在夜色降临之际圆满结束,与会的各位青年教师收获颇丰。相信经过本次研讨,大家在最后的期末复习中一定能有所提升,有所突破。也祝愿各位青年教师在各位前辈的引导下,做到开阔胸襟、强大内心,不为诱惑所困、不为琐事所烦、不为情绪所扰,虚心、认真、不忘初心,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