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三中的扩展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之一,因为在扩展课上,学生可以学到他们在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周周一下午的扩展课,我有幸去听了朱老师的口述历史课,给我很多感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精彩的历史课《口述历史》
伴随着铃声的响起,学生们陆陆续续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朱老师的到来。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听朱老师的扩展课,但是从每一位学生们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这节课充满着期待。随着朱老师的到来,同学们自觉从凳子上起身像朱老师问好,趣味十足的历史扩展课正式开始了。
这周的历史扩展课的的目标是学习口述历史,口述历史就是通过采访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当事人,由当事人对历史事件的口述,还原历史事件的方式。在之前的几次课,同学们已经观看过一些经典口述历史的视频,了解了口述历史的意义,但是还不知道如何亲自去进行一次口述历史。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将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口述历史的方法。
朱老师给出口述历史的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2)选择口述对象;(3)访前准备;(4)进行访谈;(5)定稿。朱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四个可供选择的主题,有家史、厂史、社史、村史,朱老师为学生一一进行解释,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能进行的主题。其中,朱老师举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他现在PPT上展示了几张50年代到90年代的粮票。作为00后的初中生,这些粮票对他们产生了极高的兴趣。他们向朱老师抛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这些是什么啊?这些粮票有什么用啊?没有这些粮票不能直接用钱买吗?朱老师耐心的一一对他们的提问进行了回答,并且反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是现在丰衣足食的时代人们感觉幸福,还是在那个食物匮乏,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人民感觉幸福呢?”现今时代的物质上的充足和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精神上的丰富,到底生活在哪个时代的人们幸福感最强?朱老师的课上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们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上完这节课,我在想,假如我去做一个口述历史视频,我在在进行采访时,我不能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聆听者,记录当事人所说的话,而是要去把自己想象成这个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着,如果当我这样去做的时候,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是怎样,他们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撰写人:朱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