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积累多一点,成长不只一点点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教学动态
更新时间: 2016年03月09日
每天积累多一点,成长不只一点点
——记五年内青年教师座谈会
文 汪华鹏    图 吴施燕
3月8日16时40分,在马锦绣副校长的主持下,杭州十三中五年内青年教师座谈会在会议室准时召开。同时,屈强校长和邓敬东副校长也参与此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马校长简明扼要的向大家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中心,首先肯定了年轻老师的成长,鼓励老师们要更加努力。随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几位优秀年轻老师还代表发言了自己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上的心得体会。
图1 马锦绣校长主持座谈会
李浩老师认为,和学生的谈话要有深度,批评学生时,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此外,李老师还提倡班级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一课一得”,先学做人,再深度思考。
图2李浩老师发言
数学组毛妍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她给我们介绍了成功的秘诀。如鼓励学生多做课外练习,面批学生作业等。她强调板书的设计很重要,一个好的板书可以帮助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更好地整理思路,同学们可以模仿老师的板书,规范答题。另外,针对每周三的考试,及时批改试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成绩,最好是面批,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这次考试的关注度。而这次考试就相当于学生非常认真地做一次作业,对学生来说收获颇多。
图3 毛妍老师发言
种宁老师也分享了她充分借助小组合作高效教学的优秀之处,种老师在平时教学时会充分调动每个科学小组长的积极性,让小组长批改作业并且对错题进行登记和整理,此外,种老师还提出了新老师快速成长的秘诀,那就是多听老教师的课,让自己的教学更加清晰。她像陈利芸老师学习了“过关”检测,有空时常教学生来办公室进行习题过关练习,长期坚持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显著。
图4 种宁老师发言
英语组余欣老师在交流中提到“四个多”。多一点历练,要快速成长的方法就是多上公开课。因为有老师可以模课,而且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生。多听课,听各位老教师的课,可以看到自己与其他距离,可以吸取各位老师的亮点。多思考一点,学生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变化,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多留心一些,在教学中,应找更多的素材,使课堂更丰富。同时关于作业的批改,她分为难点和易错点,对于难点,她会自己讲解,而对于易错点,她会让学生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订正中有更多自己的思考。
图5 余欣老师发言
甄南南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得非常用心。在接班前就给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使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在班级里的基本情况。并且非常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她强调,家访不是打小报告。关注一个学生,既要看到缺点也要看到优点。多多记录孩子们生活中点点滴滴,让家长发现孩子不一样的一面。甄南南老师提到最多的是奖励,这种奖励并不一定是学生的成绩好才奖励,而是关注孩子每一方面的进步,比如各种行为习惯与为班级所做的贡献等。依据不同特点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可以使学生的长处最大化。让较真的孩子来检查作业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6 甄南南老师发言
沈佳骊老师从德育、科研和教学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三年的历程。在德育方面,她体会最深的方面就是学生在求关注。因不得关注,学生出现过狂躁,多动,自虐等各类问题,所以她联系组长和心理老师帮助解决。有时学生需要关注,那就多给一点关注。渐渐地,她变得从容淡定,包容孩子。在教学方面,即使学生提出非常简单的问题,也不能一味批评,应当给予鼓励并耐心讲解。而教师自己则更要多思考课上自己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在科研方面,积极地参与并努力做好,全身心地投入获得好的结果。越努力,机会就越多。如果不知道自己适合那条路,那就多尝试,就会发现适合的道路。
最后,马校长对老师们的发言进行了精辟的总结,李浩老师善于学习,注重权威;毛妍老师爱有度,注重细节;种宁老师注重方法,学会“偷懒”;余欣老师多听多上,思考用心;甄南南老师鼓励表扬,全面关心;沈佳骊老师从容包容,思考思索。此外,还提出了年轻老师应该具备的四个意识。第一,年轻老师要具备大局意识。服从学校的安排,主动为学校分担工作,老师和老师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成长。第二,年轻老师还要有责任意识。明白教师的工作是立德树人,应该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关注每一个个体,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老师还要建设好班级,搞好小组建设,认真抓好教学质量关。第三,年轻老师还要拥有安全意识。要及时发现身边存在的隐患,对特殊学生要给予特殊的爱和关怀。第四,年轻老师还应该始终具备梦想意识,不仅要做好上课、解题、管理等基础工程,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充分利于现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快速提升自己!
每一个老师都认真记录下马校长的金玉良言,反思自己,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是的,每天积累多一点,成长不止一点点。
图7 马校长总结座谈会
 
图8 座谈会现场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