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师”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教学动态
更新时间: 2014年06月25日

523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来自广东省惠州市的浙师大历史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老师们来我校学习交流。校教师发展中心陈苍鹏老师和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组的老师们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来客。

本次学习交流老师们首先在录播教室观摩了初一历史与社会备课组胡挺和胡欣慰老师的两堂课。

胡挺老师的课堂以“舌尖上的北纬30度”为载体介绍了《海拔最高的牧区——青藏高原》,整个课堂设计精妙,环环相扣,体验西藏这一环节的小组合作设计贴近生活,学生们跃跃欲试,活而有序的“学为中心”课堂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课堂中颇具匠心的微课解析疑难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胡欣慰老师的《富庶的四川盆地》一课更是翻转课堂,极富个性地践行了“学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的前半段,把课堂的自主权充分还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上台组织同学自学和小组合作,从各个角度讨论四川盆地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学生组织的课堂井然有序,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其中谈及都江堰工程的原理还穿插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微课,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胡老师在学生合作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用板书建构了整堂课的思维导图,使整个课堂有了质的升华,区域地理中最为重要的人地关系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两堂课后,所有的听课老师都集聚行政楼小报告厅进行交流。在校教师发展中心陈苍鹏老师作了简单的介绍后,我校初一历史与社会备课组组长林慧芳老师代表学校向前来学习交流的老师们大致地介绍了西湖区现行课改的一些特色和亮点,其中包括“学为中心”的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以及微课等,在座的老师们都忙着拍照记录。之后,林老师请两位胡老师分别介绍了一下各自的教学设计。……在听了两位老师的各自的阐述后,两位广东的老师还当场畅谈了自己听课后的感想。

有“师”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各地区间老师们的相互交流,不仅有利于我们将自己的优秀经验推广出去,更有利于我们不断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有效深入地推进课改。

胡挺老师上课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上课

 

 

胡欣慰老师在小组内答疑

广东的老师听课

 

 

备课组长林慧芳老师讲话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