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红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教学动态
更新时间: 2011年12月23日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关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12月22日周四下午,来自汪建红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老师和温州的同行们一起在周浦中学和大家一起就如何利用“导学案”这种课堂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一开始,由来自三墩中学的刘晓平老师和来自周浦中学的马冰老师各上了一堂 “导学案”模式的展示课。刘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编写了导学案,将七年级第一章有关测量重要知识点进行了串联,并对双基和难点进行了合理分配,让学生在小组展示的环节中各个能力的成员都能有话好说,能力强的教能力弱的,能力弱的向能力强的学习,所有学生都投入了课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马老师则采用了实验和导学案并用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的导学案中出现的疑惑在课堂上先进行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同时学生在随后的课堂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思考和学习。
两堂课,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老师,同样的教学理念,即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后,特级教师汪建红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汪校长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接受挑战,我们的课堂正在悄悄发生转型,在两节课的课堂上,就看见了和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学生表现,耳边不断听到学生的“我知道,我来教你,这是为什么,这个是这样的,因为是,也可能是这样……”这样的词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倾听者,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真正有了互帮互学的氛围,而老师也从繁重的讲解中解脱出来,成为课堂中给学生答疑解惑的点拨者和对学生学习行为的鼓励者,双方都是愉悦地教与学的状态。同时,汪校长也和在座的老师共同就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如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提高教师的教学兴奋度?2、如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展示教师的个人智慧魅力?3、如何有效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展示?在座的老师也就这几个问题和这种教学模式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自己在教学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做;什么样的内容才适用于这样的教学模式。
通过一下午的教学研讨,让在座的老师学习了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的教学,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反思了自己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兄弟学校的同行们的交流更是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教学灵感和智慧的火花,为今后的教学尝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