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引领 思想碰撞 推进研究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学园地>教学动态
更新时间: 2009年12月09日

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西湖区个性化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已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成果多、效果好。然而我区很少涉及写作教学层面的尝试,作文教学改革举步维艰,作文教学面临尴尬处境和手足无措,成为了新课程语文教学实验中的“盲区”。为了改变写作教学的形式,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形成生态写作教学的先进理念,凝聚写作教学改革实验的合力,探索生态写作教学的策略、途径,构建生态写作教学的操作规程,西湖区语文教研室成立了“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总课题领导小组,制定了西湖区“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管理制度,并于916日在杭州市丰潭中学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案解说及实施动员大会。西湖区10年教龄以上全体语文教师和“生态写作教学课题研究”骨干研修班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是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区教研室李胜建老师作了总课题方案解读与实施意见说明。李老师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并界定了生态写作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即以人类生命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并流畅表达的原生态化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一种原生命、原生活、原生态的学习活动过程。此外,李老师还就生态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生态写作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及研究进程的保障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形成西湖特色的写作教学理念的几句话,产生几个个性鲜明的写作教学优秀教师,承办几场略有规模的写作教学研讨活动,形成西湖初中写作教学的良好氛围和底蕴,形成西湖初中语文教学的良好精神家园。

随后进行了子课题方案代表介绍。十三中的徐建亚老师介绍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叙事能力》的课题,包括如何通过丰厚教师素养唤醒学生的生命叙事意识、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命叙事欲望、如何通过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生命叙事能力、如何通过综合性活动拓展学生的生命叙事空间。翠苑中学姚红晓老师介绍了《基于“对话——交流”模式的作文评改方式设计研究》的方案,试图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操作,即评改对话主体的多元化、评改对话内容的多维化、评改对话标准的多层化、评改对话方式的多样化。十五中许棣老师的《构建初中语文写作训练模块的实验研究》则以写作基本能力训练为经,以思维训练、思想修养为纬,兼顾写作程序,训练方式等因素和文体章法,表现手法等训练的意义及作用组成训练网络,使整个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模块。这些子课题方案与现实教学紧密相关、切实可行,引起了共鸣。
   
之后,袁浦中学周金平老师作了作文教学实践经验介绍与交流。他的作文教学理念《自由,自发,自觉——我的根雕写作教学观》让大家耳目一新。根雕写作教学,就是借鉴根雕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就是以学生自己为主体的写作教学。它立足学生主体、注重能力实际、注重阅读积累、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个体差异、追求人人是才,分成三个阶段:自由写作——“根材”的生长,自发写作——“根材”的选择,自觉写作——“根材”的雕琢。除此之外,周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困惑,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最后李胜建老师总结发言,他在肯定了四位发言老师的研究之外,也对全区语文教师提出要求,激励老师们通过理论学习、优质课展评、教学或教研案例评比、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积极参与到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来,探索具有学校特色和个人特色的具体可行的生态写作教学方法。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