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钱江晚报报道
新学期小记第一课
职业体验
大记者们这段时间,跟着的哥跑出租,跟着护工照顾病人,跟着停车收费员收钱,跟着菜贩卖菜……亲历一个个不同的职业,小记者们觉得挺有意义。于是,钱报小记者团新学期给小记者布置的第一个实践任务就是——职业体验,找自己感兴趣,能做到的职业,体验一下社会人的感受。不管是卖报纸、当语文老师,还是做“跳蚤市场”的小摊主,他们都做得挺有滋味。
我当记者
杭十三中小记者 陈煜坤
“易贤华,男,45岁,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翠苑派出所民警。总结过‘挤得出空、搭得上话、进得了门、聊得上天、知得了情、帮得上忙’群众工作法。平日社区居民们只要有事,也都会想到‘老易’。他获过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杭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这段话是网上一位派出所民警的介绍资料。我采访前特意查的,大记者说,这叫提前“做功课”。
采访时,我看到易叔叔,瘦削的脸,怎么看都是个操劳的人。在一个会议室,经过1小时长谈,我整理出这样一份采访稿——
易贤华1985年参军,当过营长,退伍转业到杭州当社区民警,截至2011年,已经当了9年。在他9年警察生涯中,一共已调解2000多起纠纷,是居民眼中可以信赖的好民警,耐心的“老易”。
例如社区里一个大妈的老伴去世了,去世的老伴是二婚的,他与前妻的孩子找上门来,想要继承老人的遗产,产生了大妈和孩子的纠纷。导致老人心里存有阴影,终日疑神疑鬼,认为家里的食物被下毒,子女想要害死她。易贤华听说后前往调解,当场试吃老人家中的蜂蜜,证明蜂蜜里没有毒,再将老人的子女召集在一起,请法院合理分配财产,消除了老人的心理阴影。这样的例子数也数不清。
超出工作范围的好事易叔叔也没少做。翠苑二小一个三年级学生,家长晚上经常出去,留他一人在家,一碰到生字不会读、不会写,就打电话给易贤华,他就会赶过去教他。这类小事给居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他的好评数也数不清。
最后,他送我一句话:财胜德,是小人;德胜财,是君子;德才兼备,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