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这位温柔的画家,以金黄为主色调,在广袤的大地上缓缓铺开一幅丰收的画卷。在辽阔的稻田中,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每一粒稻谷都蕴含着农人的辛勤与汗水。同学们身着朴素,手执镰刀,穿梭在稻浪之间,一茬茬水稻在他们的努力下被整齐收割,堆积成一座座金色的小山。欢声笑语中,丰收的喜悦如同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田野。


而在不远处的一片番薯地里,同样上演着一场热闹非凡的丰收场景。同学们手握锄头,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泥土中的宝藏。随着一个个地瓜逐渐露出真面目,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满足的笑容。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不仅收获了果实,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在充满探索与发现的综合实践基地,一场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宴悄然上演。同学们亲身体验着那些流传千年的传统工艺——扎染、雕版印刷、竹编、木工、陶艺,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美好。
扎染:色彩与创意的碰撞

扎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印染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创造性,成为了非遗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扎染体验环节,同学们仿佛置身于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他们亲手将布料扎结、浸染,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当成品展开的那一刻,同学们无不惊叹于扎染所呈现出的独特韵味,既有传统水墨画的灵秀,又兼具印象派油画的奔放。


雕版印刷:历史与智慧的见证

雕版印刷,被誉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它承载了中国文化的智慧与自信。在雕版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化身为小小雕刻师,他们拿起刻刀,顺着图样的纹理,小心翼翼地雕刻着。有的刻字,有的刻图案,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通过亲身体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雕版印刷的精湛技艺和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竹编:梦想与快乐的编织

中国竹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在竹编体验环节,同学们聆听着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编织动作。他们手中的篾丝在交织中编织出一个个小巧精致的竹编作品,如竹编船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创造力,更传递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木工体验:亲手铸就梦想宝剑

在这次别开生面的木工体验活动中,学生们亲手制作了一把属于自己的木工宝剑,深切感受到了木工技艺的无穷魅力。在经验丰富的木工老师悉心指导下,他们逐一认识各种木工工具,从锯子到刨刀,从砂纸到雕刻刀,每一种工具都成为他们手中塑造梦想的神奇媒介。



陶艺匠心:塑造生活艺术之美

塑泥成型,创意飞扬陶艺室里,学生们专注地揉捏陶土,指尖跳跃着创意的火花。从杯盘碗碟到生动雕塑,每件作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想象与热情,陶艺之旅,让创意在泥土间绽放。



在秋日的微风中,操场上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动力绳圈。活动一开始,学生们迅速在指导老师的口令下组成一个内圈和一个外圈,双手紧紧握住绳圈的两端。随着指导老师的哨声响起,大家开始协同一致地摆动绳圈,领头的同学挥舞着班旗来回奔跑助威。绳圈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宛如彩虹般绚烂,它不仅象征着团队的和谐与统一,更激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激情与活力。


消防安全的实践探索,如同为学子们点亮了一盏明灯。每年的11月,全国消防宣传月如约而至,而“119”这个数字,更是成为了他们心中拯救火灾、守护安全的关键密码。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踊跃投身于实地灭火演练之中。每一次按压与喷射灭火器,都凝聚着他们对安全守护的坚定信念。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学生们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知识,更需要一颗热爱国家、勇于担当的心。本次综合实践,我校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观影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喋血孤城,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END
图片 | 初二年级组
文字、排版 | 陈扬帆、黄燕芬
审核 | 陈嘉汝、汪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