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涂鸦”进行到底
——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德育园地>团队风采>志愿服务
更新时间: 2012年11月30日
标题似乎有些语出惊人,但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需要“涂鸦”,当然不是疯狂的街头艺术,不是肆意的桌面文化,其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存在于我们身边。我想,在我们的杭十三中,同学们都已经充分体验了“涂鸦”的奇特,别说那是不文明现象,我们将色彩和文字“涂鸦”在了我们的小组文化成果展示中。
走进一个班级,你的目光立刻被一行行字所吸引,它们并不是来自报刊杂志,也不是来自课本笔记,它们只是随心所欲的涂鸦,它们只是漫不经心的线条,然而,正是它们的存在,毫无保留地告诉着你,学生有着怎样的一种学习状态和学习心态。六人的课桌中央,竖着属于自己的组牌,色调对比、语言差异、形状各异,造就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组文化特色。同时,桌面上的文具与陈设也摆放得整齐俨然,教科书端正地放在书桌左上角,教师讲台也同样干净,毫无凌乱之迹。若是如我一般细细观察,却又会发现如同文本框似的小组介绍中,也蕴藏着一丝调皮和乐趣。于某些班级之中,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在小报介绍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即使字迹我行我素,其中却也不乏天真与沉稳。
又或许经过教室之外的走廊,偶一抬头,望见教室后墙上张贴着几张小组海报。大小整齐却也不失独特,各式各样的文字——成员简介、成果展示、表彰汇报……被分布在各色的纸张上并牢牢地占据着纸片的每一个角落,独树一帜的画风将色彩刻画在此处,并加上了些许的个人化装饰,可谓是“煞费苦心”,潇洒者、粗犷者、清秀者、豪放者,应有尽有。其内容大多为积极向上的励志名言或座右铭,这是同学们对自己的一份承诺,如“我为班级而自豪,班级因我而骄傲”;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如“你应当是生活的强者”、“我不会输给任何人,除了我自己”;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如“今天你收获了没有”、“记得自己的目标吗”。
不难看出,这些小组特色的“涂鸦”随着同学们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或长或短。几许成功,有时失败,沉沉收获,缕缕失意,都将可能改变“涂鸦”的内容。当然,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部分同学的桌面上有乱涂乱画的痕迹。我想,真正的“涂鸦”艺术,我们应将其融入到生活之中去,而不是2B铅笔的随意勾勒或乱涂乱画等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
将“涂鸦”进行到底,用色彩去彩绘生活。
将“涂鸦”进行到底,用线条去勾勒人生。
将“涂鸦”进行到底,用坚定的信念去描绘心中真正的憧憬与希望。
 
                                                              八(3) 朱静怡
 
 
 




 
主办: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55号   电话:0571-28879123   浙ICP备050019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