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假,我们初二(1)班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开展了“青春微笑”志愿服务活动以纪念中国共青团建团87周年和“五四”运动90周年。5月5日上午,我们支部的全体团员和团校学员走进杭州小河街道敬老院,我们带去了一些水果,有的同学给老人读报,介绍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有的同学陪老人下棋,还有的同学陪老人聊天,因为我们的到来,这个环境并不很好的敬老院多了一些欢声笑语,也多了一些生命的活力,相信我们青春的微笑一定也温暖了许多老人的心。虽然活动时间不长,但这次活动却不同程度地触及到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我们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代青年,用什么方式担当我们的社会责任?
团支书黄逸洲:
这是我第一次组织团员进行活动,虽然时间十分仓促,但各位团员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在活动前的精心准备让我十分感动。我们的团员分组照顾了老人们。我们给他们送去了新鲜水果,同时也陪他们下了棋,给他们读了报纸。的确如一些团员们所说,那个敬老院的环境并不怎么好,很阴暗潮湿,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我们团员的活动热情。相反,我们的团员在活动中更加努力认真,读报纸的同学总是不会放过报纸的每一个角落,送水果的同学总会把水果切到很小再喂给老人们吃……这些也深深感染了我。看到我们,那些老人们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我原以为我们的活动影响不会那么大。其实一点付出带来的收获可能不只是一点点。只要人人都学会奉献,那么人间就不再会有寒冷。
班长邬加诚:
这次团员敬老活动,我们来到了小河街道敬老院。老人们都很安然,在阳光下相互聊天,或是运动。我与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聊了起来。老人告诉我,她从前在轮船场工作,如今身体不好,儿女又忙,无暇顾及,又为她能老来有伴,她便加入了小河街道这个大家庭中。她说她在那儿过得很好。想来她的儿女自是十分欣慰的。如今生活水平比往日提高了不少,老年人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跟关注的,自是精神层面上的。而我们能与他们聊聊天,告诉他们最新的时事,我想不仅是他们欣慰,我们也为做这件事而感到高兴。中华人民一直提倡孝道,我想我们应该多去陪伴这些老人,也将他们带入到这个对他们而言新潮社会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
张伊然:
那间敬老院与我想象中的有很大差别,一楼光线很不好,空气潮湿,环境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于是深深地感叹了,还是在家里的生活最为安适怡然,儿女应该尽自己所能照顾好渐渐老去的父母。 老人们接过我们带来的苹果、梨的那一刹那的表情令人难以忘怀,那一声“谢谢”带来的也不能说是给予的快乐,但的确是一种不常体会到得感情。在二楼与一位老奶奶“搓麻”,其实就是麻将版连连看加个人独创的规则。看似简单的游戏却有许多技巧,于是我们开始大呼“我智商真低啊!”。
冯妤婕:
5月5日,五四青年节的后一天,在班级团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小河街道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们。我们有的已经入团,有的刚从团校毕业,但我相信我们都是怀着同样的目的去的:为爷爷奶奶好好服务一下,陪他们聊天解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最朴实的想法,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这就是我们新团员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爷爷奶奶在敬老院,没有儿女的陪伴,现在正是需要有人来和谈们聊天的时候。我在与一位老爷爷聊天时,他表达了他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羡慕。他们经历的许多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文化大革命、计划经济,甚至我们连粮票都没怎么见到过。在我给老爷爷读报,告诉他现在的新闻同时,他也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过去的岁月。临走的时候,我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们的到来给了他们快乐,这就是我们活动最大的意义。
王林希:
这个过程我的收益颇多。我认为,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怀是多么轻而易举却但有无穷的力量,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多地去帮助他人。用一颗热情地心,来拥抱这个世界!我相信,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你也能够感受到他人给予的温暖,感受到付出的快乐与满足。我们应该学会付出,学会关心他人!
刘仲浩:
今天,我们随着团支书的带领,来到了小河社区敬老院。跨进大门,便像走进了一个死气沉沉的古堡,毫无生气。老人们原来生活在这样一个光照严重不足的小屋里啊!可是当我们走上三楼时,却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各类设施齐全,还有一个长满茂密植物的阳台,这使我们紧张的心渐渐舒坦了。而我突然发现似乎我们的到来使老人们快乐了许多,原本没有生气的眸子似乎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闪光。于是,胆怯之心不再,我们非常愉快的给老人们读报、送苹果、浇花。一派其乐融融,和谐愉快的好景象。然而时间如梭,没多久就要和老人们分别了。我们恋恋不舍的走出敬老院,想起老人们孤独的眼神,不禁感慨道,我们走了,谁下一个带给老人们欢乐与生气呢?
是啊,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照顾老人,给他们快乐与欢笑,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在这蓬勃发展的新社会,更应该有人来照顾与关爱孤寡老人们啊!
李翰正:
当我们走进这个社区里不起眼的阴暗角落,就深深感到这里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与关心。平时我们只住五六个人的房间,却挤满了十几个老人,有的老人不能阅读,有的走路十分困难,需要扶着墙才能勉强颤颤巍巍地移动,看看我们手上只拿了几张报纸和几袋苹果,觉得实在太少了。老人们有那么多困难急需人来解决,而我们只能给他们读报纸、削苹果和玩牌。但当老人们看到我们,都非常开心,甚至不在乎我们带来了什么,只要能赶走他们的寂寞。
郑家齐:
5月5日这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涉及面很广,而能真正吸引我的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青年,是希望的一代,而希望只有在无尽的奉献上才能逐渐成形。这次慰问老人的活动中,我们与老人们说笑交流,与他们谈论时事,并带给他们水果。无形中我们走进了老一代。敬老院的老人的生活似轻松却也许并不快乐,他们缺少的是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的关心。他们不期望我们给他们拿去什么物品,而只期待我们能走到他们身边,去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而已。同时我们所实行的“奉献”也豪不拘束于物质,奉献指满怀感情的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关心了解老人,以及其他的人们。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团活动,是任务但我们并不该把它当作任务。我们是去奉献的却又不是去求“奉献”这一桂冠来臭显摆,只是单纯地求奉献于社会,这也是团员应时刻追求的。
潘思佳:
在缕缕阳光的照耀下,我们在敬老院中与老人欢笑在一起.在敬老院中虽然老人们可以互相做伴,可没有子女的陪伴也总是孤独寂寞的.我们拿着果篮捧着鲜花与老人们尽情分享欢乐喜悦.那一声声“爷爷、奶奶。”是老人们寻觅到了久违的亲情。同学们还与老人们热心地交谈,与他们合影留念,并表示还会与他们经常谈天说地。而那一张张相片,也印记了同学们的喜悦及老人的会心一笑!
陈欢:
敬老院让我们贴近了老年人的生活。敬老院中,我发现老人们生活和谐,他们虽然腿脚不便利,但互相帮助,畅所欲言,护理人员帮助老人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当老人们看见我们来时,热情地上前欢迎;当他们拿着我们赠送的苹果时,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当我们要为他们讲述新闻时,他们更是忙碌地为我们搬出了椅子……而当我们与老人告别时,老人们热情地招呼我们下次再来啊。
范铖雅:
带着我们的敬意,去看望那些孤单的老人们。面对敬老院里的老人们,不免有些心酸。看着他们所住的地方,很简洁,那是人们对老人们的关爱。或许,他们离开家人太久了,所以显得特别的孤独,而我们用自己的关爱,去帮助那些老人,为他们带去一点欢笑,一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