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舟二小:“食为天” 跨学科教学公开课:数学课堂里的多元生长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6
“食为天” 跨学科教学公开课:数学课堂里的多元生长
为探索跨学科教学新路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校 陆维老师近日执教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食为天” 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公开课,赢得师生广泛好评。
课堂以 “粮食中的数学密码” 为主题,巧妙串联数学、科学、德育等多领域知识。在 “粮食称重小能手” 环节,学生通过天平测量大米、面粉等食材重量,直观理解 “克与千克” 的单位换算;“餐桌几何探秘” 则引导学生用三角尺测量餐盘周长、计算圆桌面积,将平面图形知识融入生活场景。最富创意的 “粮食消耗数据可视化” 环节中,学生通过统计家庭每日用餐人数,绘制条形统计图分析粮食摄入量,更结合 “光盘行动” 理念,用数据对比探讨节约粮食的意义。
整节课以 “问题链” 驱动探究,学生在称量、计算、绘图等实践活动中,不仅夯实了 “质量单位”“图形周长面积” 等数学核心知识,更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科学老师客串的 “粮食生长周期” 微课堂,让学生从数学视角理解 “谁知盘中餐” 的科学原理;德育渗透环节播放的全球粮食危机数据,更让 “节约” 成为课堂自然生成的情感共鸣点。
“跨学科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拼盘,而是以数学思维为锚点,构建真实的问题解决场景。” 课后教研中,陆维分享设计理念,“当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粮食、用数学语言表达节约,学科融合的种子就已在课堂扎根。” 此次公开课为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鲜活范例,也让数学课堂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多元生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