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本学期的数学游戏社团活动进展顺利。 《数学游戏》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课程,依托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让孩子在大量的数学游戏中动手做数学、玩数学,自然快乐的掌握数学的核心概念,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看上去很难的数学知识,既要让孩子不能感觉到压力,还要让孩子学会,还要觉得好玩。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孩子从小就从整体上感知数学,给孩子建立一个数学框架,后期数学大楼的庞大工程由孩子自己建造。我们数学游戏社团有学员40名,人数较多,所以第一次课上就严肃提出上课的规矩。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为在有些学生的意识中,社团课没有重视的态度。上课纪律是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因素,营造出活泼但不放肆、轻松但不随便的课堂氛围。
一节课的社团活动时间,怎样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绪,是门学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奉行“活泼上课,轻松学习”的宗旨,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于和别人一起质疑、探讨、释疑、感悟。给学生自己说的空间,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选择社团活动的内容应注意新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趣”字上下功夫。数学活动中,寓教于乐。比如数字迷宫、猜数学谜语、玩数学魔术等,这些内容既有知识性,又有情趣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通过安排了一些操作活动,让小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们学习兴趣一浓,再加教师巧妙引导,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经过一学期数学思维社团的学习,社团成员的整体数学应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更加积极,同时更培养了学生们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这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的思维不够发散,有些内容还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要给他们学习的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
这也是我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在不断积累社团活动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