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三墩小学《每月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根据《杭州市三墩小学月考核方案》中的相关考核制度要求,对每月考核项目的检查制定详细的内容和考核的标准,主要从制定教学计划、备课及修改、教学附记的撰写、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每月考核,考核细则如下:
第一则 教学计划制定
(分值:50分)
教学计划主要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每位任课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好个人教学计划,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学校和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本学科总的教学任务,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制定。
表1:教学计划制定内容及考核分值:
考核项目 | 考核分值 | 考核总分 |
1.班级情况分析 | 5分 | 50分 |
2.本班教学质量分析 | 10分 |
3.教材内容分析 | 10分 |
4.本册教材总目标 | 8分 |
5.教改科研课题 | 2分 |
6.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 10分 |
7.教学进度 | 5分 |
考核项目具体要求及说明:
1.班级情况分析: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科学分析,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业水平、倾听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上学期期末测试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业上的优势和劣势。非语数学科结合艺术素养抽测标准和所教班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力求分析有效、实用,能促进今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本班教学质量分析:结合对上学期期末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找出短板,寻找对标的班级,查找原因,分析优势和劣势。语、数、英、科结合上学期期末的考试进行分析,非语数学科结合区抽测或自己组内开展的各项测试进行分析。其中非语数学科可以针对所任教的几个班级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有班级的个性分析。
3.教材内容分析:对整册教材进行分析,语文分识字、阅读、习作三个板块,数学分基础知识、计算、应用三个板块,其他学科分别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分析,制定教材的重点、难点。有自己对教参中内容分析的整理,不大片照搬照抄。
4.本册教材总目标:根据本册教材特点,制定好教学的总目标,力求完整、清晰。
5.教改科研课题:本学期或本学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结合班级实际最想研究的内容,或者有关于教学方面的课题,记录下来,并结合该项研究内容进行实际研究,力求在某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研究有所突破或进步。
6.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帮扶措施,以切实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一般不少于4条。
7.教学进度:制定好本学期的进度表,并根据进度安排好上课的进度,至少有1—2周的复习和整理时间,并时时按照进度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第二则 备课
(分值:语文80分,其他学科50分)
(一)备课要求
1.参与集体备课任务的老师检查主备单元完成情况
2.0—2年的新教师检查手写教案的备课情况,开学初备课达总课时的1/3左右。
(二)评分标准
表2:备课质量30分,课件质量20分,试卷质量30分
项目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备课 | 27—30分 | 24—26分 | 18—23分 | 17分以下 |
课件 | 18—20分 | 15—17分 | 12—14分 | 11分以下 |
试卷 | 25—30分 | 20—24分 | 15—19分 | 14分以下 |
部分学科无试卷则满分为50分 |
表3:体育学科备课质量50分
项目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备课 | 45—50分 | 40—44分 | 32—39分 | 30分以下 |
(三)考核说明:
1.1—3年级教师个人备课考核细则
表4:1—3年级教师主备单元考核细则:
考核项目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学目标 | 清晰准确,重难点突出,既有整个单元或每一篇课文的总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也有分课时的重难点。 | 清晰,目标制定比较准确,重难点比较突出,既有整个单元或每一篇课文的总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也有分课时的重难点。 | 有教学目标,目标制定比较宽泛,没有本课的特质。 | 1. 目标制定不准确,无重点、难点。 2.教学过程极其简单或应付。 3.备课完全抄袭,没有个人思考的痕迹。 |
教学过程 | 过程具体、科学、突出重点,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应具体体现。语文学科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指导。 | 过程比较具体,对重难点的把握在教学中有所体现,语文学科有一定的教学方法的渗透。 | 教学过程比较具体,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不明显,语文学科内容的讲解比较多。 |
以学定教 | 体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在教案中能体现学生合作或以学定教的理念。 | 基本体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在教案中基本能体现学生合作或以学定教的理念。 | 教学设计比较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或以一问到底的模式进行来串联整堂课。 |
作业安排 | 有5—8分钟作业,作业安排合理,和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 | 有5—8分钟,作业安排比较合理。 | 有5—8分钟,作业安排比较随意,和本节课关系不大。 |
备课格式 | 正确,清晰 | 正确,清晰 | 正确,清晰 |
课件 | 和备课过程完全符合,且制作质量较高。 | 和备课过程符合 | 基本和备课过程符合。 | 大部分和备课过程不符。 |
试卷 | 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相符,格式正确,无错误。试卷题型参照期末考卷。 | 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相符,格式正确,无错误试卷题型基本参照期末考卷。 | 基本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基本相符,格式正确,无错误。试卷题型基本参照期末考卷。 | 1.照搬上学期教师原有的试卷。 2.试题和本单元重难点不相符。 3.整张试卷错误较多。 |
2.4—6年级导学案备课教师主备单元考核细则:
表5:4—6年级教师主备单元考核细则:
考核项目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学目标 | 清晰准确,重难点突出,既有整个单元或每一篇课文的总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也有分课时的重难点。 | 清晰,目标制定比较准确,重难点比较突出,既有整个单元或每一篇课文的总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也有分课时的重难点。 | 有教学目标,目标制定比较宽泛,没有本课的特质。 | 1. 目标制定不准确,无重点、难点。 2.导学格式完全不正确。 3.导学单设计和教学流程完全不符。 4.备课完全抄袭,没有个人思考的痕迹。 |
导学单设计 | 能根据重点、难点进行设计,格式正确,有“自主学习—课中交流—目标检测”三项基本环节,设计内容符合教学过程,更提倡有创意的导学单。 | 能根据重点、难点进行设计,格式正确,有“自主学习—课中交流—目标检测”三项基本环节,设计内容比较符合教学过程。 | 设计内容以练习题型为主。 |
教学过程 | 按照导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有合作学习和汇报展示的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学生合作或以学定教的理念。 | 基本按照导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至少有一次合作学习和汇报展示的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能体现学生合作或以学定教的理念。 | 导学单上的设计内容在教师导案中体现不明显。 |
作业安排 | 有5—8分钟作业,作业安排合理,和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 | 有5—8分钟,作业安排比较合理。 | 有5—8分钟,作业安排比较随意,和本节课关系不大。 |
备课格式 | 正确,清晰 | 正确,清晰 | 正确,清晰 |
课件 | 和备课过程完全符合,且制作质量较高。 | 和备课过程符合 | 基本和备课过程符合。 | 大部分和备课过程不符。 |
试卷 | 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相符,格式正确,无错误。试卷题型参照期末考卷。 | 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相符,格式正确,无错误试卷题型基本参照期末考卷。 | 基本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基本相符,格式正确,无错误。试卷题型基本参照期末考卷。 | 1.照搬上学期教师原有的试卷。 2.试题和本单元重难点不相符。 3.整张试卷错误较多。 |
第三则 教案修改
(分值:50分)
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对于其他教师的备课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认真修改,对于不符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或设计不合理的教案原则上都要进行认真修改。
表6:教师教案修改考核细则:
考核项目 | 优 秀 (46—50分) | 良 好 (40—45分) | 合 格 (35—39分) | 不合格 (34分以下) |
教 案 修 改 | 每单元教案详细修改,设计合理,能根据班级实际进行优化。 语文:每单元不少于4课时。 其他学科:不少于教案总数的三分之一。 | 每单元教案比较认真修改,设计合理,能根据班级实际进行优化。 语文:每单元不少于3课时。 其他学科:不少于教案总数的三分之一。 | 每单元教案能认真修改,设计合理,能根据班级实际进行优化。 语文:每单元不少于2课时。 其他学科:不少于教案总数的三分之一。 | 对所有教案没有进行修改。 |
备注 | 电子稿修改用红色标注,文本稿直接修改在教案上。(如相应的课件进行修改,也可提供课件)。 |
第四则 教学反思
(分值:50分)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后的再认识,再思考,教学后应及时记录进行反思,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表7:教师教学反思考核细则:
学科 | 优 秀 (46—50分) | 良 好 (40—45分) | 合 格 (35—39分) | 不合格 (34分以下) |
语文 | 教学反思质量高,有针对性,反思内容具体、有实效,每篇课文一个反思(语文园地算一篇)。 | 教学反思质量比较高,有针对性,反思内容比较具体,每篇课文一个反思(语文园地算一篇)。 | 每篇课文有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个反思不少于100字。 | 1.无反思。 2.反思随意、应付。 3.反思内容极其简单。 4.反思数量远远不到规定的数量。 |
其他 学科 | 教学反思质量高,有针对性,反思内容具体、有实效,反思数量不少于总课时数的二分之一。 | 教学反思质量比较高,有针对性,反思内容比较具体,反思数量不少于总课时数的二分之一。 | 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个反思不少于100字。反思数量不少于总课时数的二分之一。 |
备注 | 电子稿撰写直接写在教案后面,用蓝色标注;文本稿直接写在教案上(可另附纸) |
第五则 作业检查
(分值:50分)
每一学期其中一个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与抽查,主要包括:课堂作业本、 回家作业本、数学书、导学单、作文本、周记本、试卷、美术作业、英语作业、科学作业等。
表8:教师作业批改考核细则:
项目 | 优 秀 (26—30分) | 良 好 (20—25分) | 合 格 (15—19分) | 不合格 (14分以下) |
作业 批改 | 认真、及时批改所有学生做的作业,批改符号和等级规范,不潦草,对学生的订正有二次批改,不漏批,无错批。 | 认真、及时批改所有学生做的作业,批改符号和等级比较规范,对学生的订正有二次批改,个别学生作业有漏批或错批现象。 | 基本能认真批改所有学生做的作业,批改符号和等级比较规范,学生订正后有二次批改,有错批和漏批的现象。 | 对学生所做的作业不能及时批改,或漏批、错批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次批改不及时或基本没有。 |
作文批 改 | 1.认真批改,好句用波浪线划出,圈出错别字让学生改正,每篇习作至少有15名学生有详细的眉批或总评。 2.全班学生作文格式正确,书写工整、美观,整体质量高,达到该年级的习作水平。 | 1.认真批改,好句用波浪线划出,圈出错别字让学生改正,每篇习作至少15名以上的学生有比较详细的眉批或总评。 2.全班学生作文格式正确,大部分书写工整、美观,整体质量比较高,达到该年级的习作水平。 | 1.认真批改,好句用波浪线划出,圈出错别字让学生改正,每次习作至少有15名学生有眉批或总评。 2.全班学生作文格式正确,大部分书写工整、美观,整体质量比欠高,部分习作未达到该年级的习作水平。 | 1.该班学生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习作未达到该年级水平。 2.教师批改比较简单,只有一个大勾或等级,所有作文没有其他任何批改符号。 3.没有完成教材规定的作文数量。 |
项目 | 优 秀 (16—20分) | 良 好 (10—15分) | 合 格 (5—9分) | 不合格 (4分以下) |
学 生 书 写 | 班级学生书写干净、整洁,订正规范,总体质量好。 | 三分之二以上学生书写干净、整洁,书写质量比较好。 | 班级学生能认真作业、订正,半数以上学生的书写质量有待于提高。 | 班级学生书写质量总体不够好。 |
备注 | 作业本上交:少一本则扣1分,确因身体原因请假不能及时上交,任课教师写清理由。 导学单的批改:每份导学单必须打上等级,对简单的题目进行批改,课堂讨论的题目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讲解。 |
第六则 学生综合评价登记
(分值:50分)
根据《西湖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精神,我校结合学校原有的评价体系,以“五自十星”为载体,开展学生综合性评价,制定了《“五自十星”兰里小公民核心素养操作评价方案》将过程性评价和期末学生评价等进行有机融合。从2018年始,根据《操作方案》对过程性评价进行记录,每月进行星级评比,一月一检查,学期对评价实施进行综合考评。
表9:教师学科评价考核细则:
学科 | 优 秀 (46—50分) | 良 好 (40—45分) | 合 格 (35—39分) | 不合格 (34分以下) |
语文 | 每月根据方案和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认真登记,等级清晰、明白,一月一评价,在《手册》上有星级评价。 | 每月根据方案和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认真登记,登记比较清晰,一月一评价,在《手册》上有星级评价。 | 每月根据方案登记,没有按照学校统一格式和要求,登记不齐全。 | 1.没有按照方案进行认真操作和登记,随意性比较大。 |
备注 | 平时成绩登记可以用电子稿,也可以用文本稿。 |
第七则 校本研修记录
(分值:50分)
每位教师每学期按照《三墩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每学期期末对教师的校本研修记载本进行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项目 | 优 秀 (46—50分) | 良 好 (40—45分) | 合 格 (35—39分) | 不合格 (34分以下) |
听课 记载 | 校本研修记载本上的每个项目都能认真记载,记载规范,整洁,可有自己的个性记载,记载内容可以是听课记录,也可以对某个项目进行重点记载。 | 校本研修记载本上的每个项目都能认真记载,记载比较规范、整洁,可有自己的个性记载,记载内容可以是听课记录,也可以对某个项目进行重点记载。 | 校本研修记载本上的每个项目都能记载,记载欠规范、整洁,可有自己的个性记载,记载内容可以是听课记录,也可以对某个项目进行重点记载。 | 1.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听课,听课节数不到听课要求的二分之一。 2.听课反思、记录随意、潦草,内容极其简单。 3.检查时不上交《校本研修记录本》 |
听课 反思 | 能对听课的内容认真写下反思,随感,有思考,有想法。反思比较具体。 | 能对听课的内容写下反思,随感,有思考,有想法。 | 能对听课的内容写下反思,随感。反思欠具体。 |
听课 节数 | 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研组长30节以上,备课组长20节以上,5年以内教师(含5年)听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15节以上,女50周岁、男55周岁以上的教师10节以上。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听到相应的节数不得评为“优秀”。 |
备注 | 在校本研修记录本中,记录、反思,提倡有自己的创意、思考。 |
第八则 其他说明
一、期末“优秀教案”的评比
每学期期末根据“教学计划”、“个人主备教案”、“备课修改”、“教学附记”等五项得分,算出总分,评选出期末优秀备课笔记,被评为期末优秀备课笔记的教师其中“个人主备教案”至少在良及以上。
二、期末“优秀校本研修记载本”评比
每学期期末根据“校本研修记录本”的要求,评选出期末校本研修优秀记载本,被评为期末优秀校本研修记载本的教师其中“听课节数”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
三、期末“教学效果优秀”考核
每学期期末根据期末教学质量和每月月考核评比出40%的“教学效果优秀”教师。
评选标准(根据月考核方案进行调整) :
1.每月考核 :优秀 10 分,合格 5 分。
2.期末教学质量:综合比例分第一名20分,第二名15分,第三名10分。
3.期末教学质量进步:和上一学期相比,比例分进步0.03以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