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德育园地>班级花絮>正文

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021-01-29

                        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双桥校区602班“一班一品”总结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的阅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小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50万字以上。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条件下,要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的情况看,我们班的阅读成绩不够好,经过询问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大量阅读,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课外读物没有电视、电脑、手机感兴趣。电视、电脑的视觉冲击,形象直观的画面,逼真的声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丢下作业看电视,哪里还顾得上去读课外书。

2)看书图快不求质,靖蜓点水。学生中懒于与书打交道的同学具有一定的数量,而且问题之所在的是他们常常把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的因素,诸如没时间或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部分能够看一些书的学生,也只是应付,有的甚至是迫于父母或老师的规定,不得不读一些课外书。

虽然我才带这个班一个月,但是很多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看书不积极,兴趣不高,看书需要家长督促,而且就像走马观花似的,希望老师能多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因此,本学年,我们把一班一品的主题定为“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小学阶段最后一年的读书活动,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活动,使全班学生明白读书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书成为他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2.通过活动,加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3. 增加阅读量,提高我们全班同学的阅读能力。

建设构想

1.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家里创设一个适合静心阅读的场所。

★班级里建一个图书角,委派专人管理,负责登记借阅。

我们的办法是:

  1.推荐好书,让好书走进生活,让阅读成为习惯。

  2.老师开列课外阅读的书目和同学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享受阅读的快乐。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等。

  4.老师还鼓励爸爸妈妈在家里和我们一起阅读,交流阅读的收获。

 

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2020年10月):启动阶段

1.举行“我爱阅读”的读书活动仪式,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地投入到 “我爱阅读”的活动中。

2.对家里的藏书量,推荐书目、必读书目的购买情况、每天的阅读时间等情况进行调查。

3.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板报、走廊布置等以“读书”为主题。

4.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方便同学借阅,增强图书的流动。

 

第二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6月):开展阶段

1.确立专门的读书时间。

★充分利用早读、中午等时间进行阅读。

★每天回家后自觉读课外书不少于半小时。

★利用节假日集中时间,大量阅读。

 

 2.养成 “圈圈画画、做批注,做摘录”等的良好读书习惯,鼓励写阅读体会。

我们班周一、周三、周五有一个课外阅读摘录作业,5个好词,2个好句,1个体会。看,这是朱晴和邢米娜同学的摘录作业。

 摘录朱晴.png

 3. 读完一本书后,进行阅读考级或开展读书交流等活动。

 

 4. 制作好书推荐卡、思维导图、手抄报等,在教室墙报、走廊、钉钉班级圈等地方进行展示,人人参与。

       看,这是板报和走廊的两次布置,展示的同学们的读书征文、思维导图、读书小报等优秀作品。

板报.png

 

走廊布置.png

    这是朱晴的《童年》情节图,陈诗雨、郎淑艳、邢米娜的思维导图。

    童年思维导图.png

这张是计睿源、冯栎、徐冰妍、邢米娜的“鲁迅作品”读书小报。  

 

走进鲁迅小报.png

    这是发布在班级圈,同学们制作的《童年》思维导图和“鲁迅作品”读书小报。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小  红花点赞。班级圈.png    5.我们还开展了各种读书活动或比赛:朗诵比赛、好书推荐、读书小报制作、语文综合竞赛等等。

    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都能养成“好读书”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阅读的能力。下学期还要继续加油。

 

 

 

 

|